最近大家都应该注意到了市场上的三个主线:美国缺电,中国缺芯,全球缺存储。但就A股来说,最好的标的还是美国缺电。
根据Barclays的数据,第七个 Stargate 项目正式官宣,推动该项目年底前有望达成 10 GW规模与 5000 亿美元投资体量。至此,美国的大型数据中心项目已达 45 GW以上,总投资额超 2.5 万亿美元。但Barclays也提出了同样的问题:Hyperscalers continue to raise capex, but will it hit a power wall?
在Barclays的一个报告中,详细列出美国 45 GW以上的数据中心项目及 2.5 万亿美元以上的投资规模。其中Stargate 项目目前已落地 7 GW产能,再加上最近又官宣的3GW;Meta已宣布 3 个人工智能聚焦项目,规划总产能高达 7 GW(不过 2030 年前实际落地更可能为 4 GW);亚马逊过去 12 个月在全球新增 3.8 GW以上产能,超过其他所有的CSP,较 2022 年实现翻倍(年均增长率超 25%),并预计 2027 年前再次翻倍(年均增长率超 40%)。根据Barclays的测算,这意味着到 2027 年将再新增约 18 GW产能,若按 70% 布局美国计算,美国本土新增约 13 GW。
![]()
微软正在威斯康星州新增 900 兆瓦产能,并透露将在美国其他地区复制多个同类项目;Barclays估算,与威廉姆斯公司31 亿美元投资相关的,还有约 800 兆瓦超大规模科技企业现场发电产能;xAI则计划将田纳西州孟菲斯市的产能扩容至 1.4 GW。
从实际影响来看,这些项目对应的总投资额超 2.5 万亿美元。1 吉瓦电力可满足美国 80 多万户家庭的用电需求;微软去年在全球部署了约 2 吉瓦相关产能;亚马逊过去 12 个月在全球新增 3.8 吉瓦;OpenAI 近期致信特朗普政府,呼吁美国每年新增 100 吉瓦发电产能,以缩小美中之间的电力缺口。
具体的数据中心统计数据如下:
![]()
![]()
![]()
![]()
![]()
![]()
![]()
关于这些数据中心的电力供应问题
Stargate 1这个项目虽然已经拿到了ERCOT的1.2吉瓦电网接入许可,变电站容量也扩建到1吉瓦,但还是决定在现场再上大约350兆瓦的燃气发电设备。原因主要是想加快通电进度,用天然气替代柴油做长期备用电源,长远看还能降低排放和成本。
具体设备清单里,有5台GE的LM2500燃气轮机,每台34兆瓦;5台Solar Titan 350,每台38兆瓦;另外还有62台Caterpillar和Baudouin的柴油机,每台2到3兆瓦。备案文件里写得清楚,燃气轮机一年要跑8760小时,也就是全年不间断运行;柴油机则一年最多跑200小时,只做备用。项目里还配了大规模太阳能和储能,主要是为了保证电网可靠、经济性,同时优化碳排放。
Crusoe是Stargate 1的开发商,他们之前一口气从GE Vernova订了29台航空衍生燃气轮机,总共接近1吉瓦功率。Stargate 1只用了5台,剩下的24台,大概840兆瓦,应该是去支持他们在怀俄明东南部的1.8吉瓦项目和德州Claude的1吉瓦项目了。
AI训练带来的电力波动,是现在行业里一个绕不过去的难题。传统数据中心跑着成千上万互不相关的任务,功率曲线相对平滑;但AI训练不一样,尤其是大模型训练,成千上万块GPU几乎是同步计算、同步通信,功率能在毫秒级从30%跳到100%,再瞬间回落。NVIDIA、微软、OpenAI都做过这种分析,发现这种同步波动聚合成百兆瓦级别的快速爬坡,对电网稳定是很大的挑战。电网运营商现在也开始要求更高的负荷灵活性、可控性和可预测性,避免为峰值需求过度建设,也减少输电压力。
没有哪一种方案能包打天下。燃气轮机因为转动惯量大,在高频稳定上更有优势;燃气发动机启动快、部分负荷效率高,对更宽时间尺度的波动响应更好。实际项目里,大家都在混着用:电池、同步调相机、轮机加发动机组合、多时间尺度储能。Meta在俄亥俄的Prometheus园区,备案里写了516兆瓦(实际降额后400兆瓦左右)的燃气设备,包括6台Caterpillar Solar Titan 250、18台PGM 130、6台Siemens SGT400轮机,外加30台3520燃气发动机和16台500千瓦柴油机。轮机负责基载,发动机应对波动,柴油机应急和黑启动。
现在项目赶进度,能拿到什么设备就先用什么。重型燃气轮机交货周期拉得很长,GE Vernova、西门子、 Mitsubishi三家都说订单排到很后面。肯塔基公用事业公司最近的备案显示,他们2027年投产的Mill Creek 5联合循环电厂,640兆瓦,造价9.12亿美元,折合913美元/千瓦;2030年的Brown 12,645兆瓦,要14亿美元,2100美元/千瓦。涨了50%,部分就是轮机价格上浮。他们为了Brown 12还提前付了2500万美元给GE Vernova锁定设备和价格,两年前根本没这回事。
看得出,整个供应链都在绷紧。AI算力还在快速扩张,电力侧的响应速度、灵活性和经济性,都得跟上。短期看,燃气还是主力;长远看,储能、可再生、SOFC、SST多种技术组合,估计会越来越普遍。
挖掘产业价值成长核心挑选
需求侧逻辑:
需求侧价值爆发最快的主要是SST及SOFC两大核心新技术赛道及其相关上游产业链,均呈现从2026-2027年起迎来最快的红利上升期,同时也为相应龙头企业带来巨额的利润弹性预期。具体的产业分析内容及核心相关标的解析都在之前的文章提到过:
供给侧逻辑:
供给侧扩张瓶颈、产业价格预期持续边际上升最为显著的还是燃气轮机及电网电力设备两大容量赛道及其相关上游产业链。考虑到供给侧瓶颈,与需求侧赛道红利迅速爆发的产业趋势不同,而是呈现业绩近似以年(1+年化合理涨价幅度)*(1+年化新增产能幅度)持续温和上升。
关于北美CSP大厂的最新AI ASIC进展:
北美CSP大厂AI ASIC最新动态
星球中可以查看更多AI链出海公司的讨论和数据。
知识星球
半导体AI产业交流
对半导体和AI产业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加下面微信,请备注姓名和所在行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