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秋的上海,刮起的不是西北风,而是一股浓郁的“奶皮子”风……1.3元/片的奶皮子+12元/500g的葡萄,组合成50元一串的网红新品,热门店铺排队两小时起。有人说:一边吐槽一边抢不到,你会买单吗?
今秋,奶皮子糖葫芦的风席卷沪上,这款将传统冰糖葫芦升级,裹上内蒙古奶皮子、搭配晴王葡萄或草莓的甜品,一跃成为街头小吃界的“顶流”,吸引不少市民不惜排队两三个小时,只为尝一口这混搭的滋味。
![]()
不过,这份新鲜体验的背后,价格却并不亲民。小编打开外卖平台一看,一串奶皮子糖葫芦的售价普遍在40元到60元之间,对于一串糖葫芦来说,这样的价格确实不菲。
![]()
“最开始是看到内蒙古那边这款糖葫芦火了,后面上海也有人开始做,我们就跟着上了。”一位较早开始售卖奶皮子糖葫芦的店主表示,他们算是本地较早跟上这股风潮的一批。现在越来越多的糖葫芦铺、甜品店、甚至茶饮店都陆续推出同类产品。
这股风究竟有多猛?有店主透露,随着产品走红,奶皮子进货价已涨了近五倍,终端售价也随之攀升。即便如此,市场需求依然旺盛,店铺经常是刚上架就售罄,即便雨天,外卖订单的提示音也响个不停。
![]()
小编在实地探访中看到,一些热门店铺的店员忙得不可开交,“现在太火了,得一直熬糖、一直做。”店铺柜面陈列迅速减少,小编到访时仅剩的四串,在几句话的功夫内就又少了两串。
火爆的行情甚至让部分店铺来不及更新价目表,糖葫芦就已经先做出来售卖了。
奶皮子糖葫芦的价格,在实际探访中呈现出鲜明的差异性。小编观察到,即便是完全相同的产品组合,在不同店铺的实际售价也从二十元出头到四五十元不等,不同地段、不同品牌的定价差异显著。
![]()
线上平台的价格则往往“更上一层楼”。有店主透露,线下卖24元的奶皮子晴王,线上标价可高达70元,即便使用优惠,实付也常在三四十元。店家坦言,中间的差价,有一方面来自平台抽成与配送费的叠加;另一方面,随着这款单品的走红,部分连锁品牌也迅速跟进,对线上价格进行统一管控,导致同一产品在不同平台的售价基本保持一致,难以找到价格洼地。
![]()
拆解这款“顶流”的构成,其实并不复杂:将传统糖葫芦的山楂替换为青提或草莓,再裹上一层来自内蒙的奶皮子。粗略计算原料成本:网购奶皮子约1.3元一片,晴王葡萄约12元一斤,但组合成一串,售价却轻松攀上50、60元。
![]()
而真实的味觉体验如何?一位经常购买的消费者告诉小编,她很喜欢这种浓郁奶香与酸甜口感的结合,并表示如果价格在20元左右愿意持续回购,但“如果一串要卖四五十元,那肯定不会买了。
也有市民只是出于好奇而购买。“看它在网上太火了,就想知道到底是什么味道。”一位刚尝试过的市民向小编分享,她觉得整体口感偏甜,并坦言“一串价格不便宜,其实分开吃水果和奶皮子也行,不一定非买成品。”
这股风潮还催生了“自力更生”的线上分享。在社交平台上,已涌现出不少“自制奶皮子糖葫芦”教程,从如何挑选奶皮子,到熬制糖浆的技巧,一步步教人在家复刻同款。不少网友在评论区交流经验时感叹:“自制还挺划算的,味道也不输店里!”
随着热度攀升,有关健康的讨论也逐渐浮现。近日“第一批奶皮子糖葫芦的‘受害者’现身”登上热搜,有网友称连续食用后因糖分摄入超标导致皮肤出现“糖化反应”,引发大家对高糖高脂食品健康风险的关注。
营养方面,奶皮子本身脂肪含量不低,糖壳更是糖分集中区。专家提醒,高血糖、高血脂人群、代谢综合征患者及乳糖不耐者,应谨慎食用。
线下店铺的热卖、社交平台的教程,还有消费者的好评与吐槽,这款小小的糖葫芦折射出当代消费的多元图景。眼前这层脆甜的糖壳与浓郁的奶皮,最终会为上海街头留下怎样的味觉记忆?或许只有时间和消费者的选择能给出答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