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能源销量榜,这几年就是制造业最热闹的“擂台赛”,那个品牌有点什么大事小情,都能在热搜上火几天。
而其中最有看头的,当属国内车企代表比亚迪,和国外权威特斯拉的排位之争。
近日,特斯拉公布第三季度全球交付量达49.7万辆,数据一经发布,连华尔街亦为之震动。
但作为把纯电动汽车发扬光大的鼻祖级品牌,过去三年特斯拉在市场的占有率,一直都是排在无人撼动的榜首之上。
![]()
可当中国电车开始崛起,留给特斯拉的空间就开始逐渐变小。
别看前三季度特斯拉的销量很高,但整体的利润率却不如当年,净利润缩水四成之多。
再看比亚迪,销量跟特斯拉只差不到9万辆,但在增速和地盘上却是处在一直上涨之中。
到2025年上半年,特斯拉全球市占率仅有14.4%,比亚迪却已冲到20.9%,实打实把老大挤到身后。
这样的数据之下,特斯拉说不慌是不可能的。
![]()
说起来,特斯拉和比亚迪基本是同年“出道”,一个直冲高端、一个死守平民,本以为各跑各的赛道,结果22年后还是在全球电车决赛圈撞了个正着。
特斯拉是在2003年正式成立,2004年马斯克才加入特斯拉,从此成为特斯拉的关键领导者。
特斯拉一开始就押注“纯电”赛道,产品打法也主打垂直,先立高端形象,再逐步向下发展。
![]()
2008年上市的首款Tesla Roadster,虽然是全球首款纯电动跑车,但在续航上却一点不马虎,超长393公里的长续航,为汽车界带来不小震撼。
随后2012年上市的Tesla Model S,同样走的是高端电动轿车路线,简洁的内饰,强悍的性能,让Model S备受追捧。
而真正让特斯拉出圈的,还是2015年上市的Model X,鹰翼门的车门一开,加上纯电的血统,堪称未来感十足。
从定价约150万元的Roadster,到增强版106万Model S裸车,还有价值82万元的Plaid版的Model X,特斯拉的定位一直都是豪车赛道的新星。
Model 3 一落地,特斯拉才算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2019年上市的 Model 3定价为35.59万元,2021年上市的 Model Y价格为33.99万元。
相比于前面豪华版的三款车型,Model 3和Model Y的价格,几乎是对半砍掉,并且随着技术的革新,两款车型的性能也较之前有不同程度的升级。
也是这两款“平价”车型的出现,才让特斯拉真正走向全球化的发展。
Model 3 至今仍是全球卖得最火的那台电车,光 2024 年就售出了 50 多万辆,一口气给特斯拉进账快一千个小目标。
回头看比亚迪,虽然和特斯拉同一年“出道”,但它家F3早在2005年就抢先上路,只是那会儿还在燃油车的赛道上。
![]()
而它的首款电车,是和特斯拉 Roadster同年上市的比亚迪F3DM,这款插混式混合动力车型,也是我国首款新能源汽车。
不同于特斯拉高开低走,比亚迪的首款新能源车定价为14.98万元,属于中端车型。
但当时人们对电车的好感度并不高,虽然销量并不理想,但也奠定了比亚迪电动汽车领航者的地位。
2009年,比亚迪再次推出首款纯电汽车E6,可对于市场来说,电车始终都在摸索阶段,同样销售效果不太理想。
一来是市场那会儿对电车好感度并不高,二来,咱造车起步就比欧美晚半拍,技术底子确实还十分薄弱。
即便电车发展的脚步相对同步,但在整体速度上依旧处于落后阶段,但比亚迪却始终没有放弃追赶,这一跑就是10年。
让比亚迪电车真正火出圈、被大众买账的,得从“汉”这台车说起。
比亚迪自研的刀片电池,直接把能量密度和安全系数拉满,瞬间成了自家最硬核的王牌技术。
自打这项技术一飞冲天,比亚迪的电车就竹筒倒豆子一样,一个挨着一个走向市场。
唐EV、秦PLUS、宋PLUS EV、海豚、元PLUS等一众纯电车型,从2021年以后开始先后上市。
比亚迪的定价区间也如同一张大网,包含了各种受众的不同需求,7万-15万的经济实用型,15万-30万的中大豪华型,30万以上的高端豪华型。
每个区间都有3-4款对应车型可供选择,所以只要你对电车有需求,比亚迪一定是你绕不开的参考选择。
一根藤上千树花的盛况,也逐渐让比亚迪从一个新手造车小白,走到了成熟电车制造大佬,这也成了比亚迪逐步占领全球的关键所在。
02
特斯拉开始玩“亲民价”,比亚迪却一路冲高,两边全线产品在全球市场正面刚,这下轮到特斯拉头大了。
理由很简单:比亚迪从底层一路干上来,在“性价比”三个字直秒特斯拉。
![]()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近两年,大家常挂在嘴边的就是大环境不好,而这一不好不仅仅是在我国,放眼全球也没有几个国家真的好。
捂紧钱包过日子的不仅仅是中国人,在国外的百姓也同样如此。
而汽车作为一个代步工具,只要满足满足基本需求,谁都愿意买个价位更低,性价比更高的车型。
就拿两家在全球卖得最火的两款车,比亚迪出口王牌 ATTO 3 和特斯拉的 Model 3,在全球市场上来一对一比较。
在日本比亚迪ATTO 3的售价约为440万日元,而Model3的售价则为524万日元,换算成人民币的价差约为4万元左右。
在澳大利亚的市场上,比亚迪ATTO 3的售价约为4.8万澳币,而Model3的售价则为5.74万澳币,价差约为4.6万元人民币。
还有德国市场、泰国市场,以及欧洲的别国市场,整体都存在4万-5万元的人民币价差,在性能不相上下的情况下,选谁自然不用多说。
一方面是“价格真香”,另一方面在海外,纯电车的省钱优势并不明显,续航焦虑也照样存在。
对于基建来说,我国的基建的完善程度和充电的便利,甚至已经超过了一众欧美国家。
再加上国外公共充电桩的电价可没国内这么香,拿澳大利亚来说,快充花的钱比直接加油还贵。
![]()
此时比亚迪的插混型汽车,就显得更具优势。
进可在自家车位低成本补电,退可一键切回燃油模式,这套“双保险”在国内戳中了续航焦虑,放到海外照样好使。
且对于比亚迪来说,中高端市场有性价比高于Modle 3的ATTO 3,在中端市场,自己还有价格更加便宜的车型海鸥、海豚等纯电选择。
说白了,比亚迪“全价位通吃”对上特斯拉“一条线打天下”,谁的增长后劲更足,一目了然。
![]()
特斯拉的纯电市场被比亚迪的各类产品围剿,似乎也成了发展的必然。
![]()
在全球市场份额节节后退的同时,特斯拉于中国市场的处境亦愈发严峻。
论性能特斯拉依旧在线,可真要放到中国家庭的日常场景里,它就被国产中大型SUV“降维打击”了。
随着二孩政策放开,疫情之后人们对户外的向往,中大型SUV的价值就格外突出。
真要说特斯拉里能对上号的,也就Model Y一个,可惜价格这块它还真没有理想系列车型便宜。
再说售后,特斯拉也被后来居上的蔚来反超,全维服务这块更是没占到上风。
在群众基础上,更是赶不上造车仅有几年的小米。
还有一众长安、五菱、极客等国产新秀,大众、奥迪、宝马等一众老牌车企,同样下场新能源赛道。
一时间整个电车赛道里,挤满了具备各种优势的新老玩家。
意识到自己产品力不足的特斯拉,也在今年推出了自己的加大款Modle YL。
![]()
不仅加大了后排的空间,将车体升级为六座的大型SUV,还将续航也提升一大截。
与此同时还在二排借鉴了国产电车的思路,增加了通风和加热。
特斯拉在今年的升级上,也不只停留在新车型上。
为了解决大家的里程焦虑,就连原有的Modle 3,也升级了800公里的超长续航,力求做到给消费者提供满满的安全感。
不仅如此,特斯拉还计划在产品布局上增加对标中端市场的Modle Q,定价预计在14-15万元人民币之间。
![]()
以轻体量,小体型的特点,以城市通勤为切入点撬动中端市场。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特斯拉再不求变,或许真的要被一众国内外车企给比下去了。
查理芒格曾说:“规模优势理论的本质是,你生产的商品越多,你就能更好地生产这种产品。”
这一点在比亚迪身上就有了很具象化的体现。
稳扎稳打20多年,拥有了在全维赛道都有定价的标志性产品,在稳步发展的同时,也有更多的经验、资源、优势,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打磨自己更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相信未来比亚迪在全球的发展,也会越来越好。
参考资料:
南方都市报:《特斯拉迎来中国对手,国产汽车集体“换道超车”》
品牌观察官:《销量暴增2225%,1天4万辆!比特斯拉还多8万台,比亚迪彻底杀疯了》
功夫汽车:《特斯拉又被比亚迪“偷家”了?》
作者:裴不了
编辑: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