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11月9日电 在9日上午举行的世界互联网大会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论坛上,浙江省文物局局长朱海闵发表题为《数字赋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考古前置的浙江方案》的主旨演讲。她表示,浙江以“考古前置”改革方式,探索用数字技术赋能文化遗产保护,破解“城市建设与文物保护”的全球性难题,让珍贵的文物与澎湃的发展,在同一片土地上和谐共生。
朱海闵表示,针对项目建设常与文物保护的冲突,浙江始终坚持“保护第一”,用“数字地图”破题,让建设选址可以避让文物。基于大数据思维,建成浙江省不可移动文物地理信息系统,系统整理和集成录入海量不可移动文物地理信息数据;集成文物数据与国土空间规划数据,将全省土地划分为“红、黄、蓝、绿”四个等级,形成地下文物埋藏风险的“数字沙盘”;建立“考古前置白名单”,明确11类无需考古的土地类型,深化精准管理。
朱海闵表示,浙江创新实施“先考古、后收储”,用“数字平台”解题,变“企业跑腿”为“数据指路”,实现考古前置全流程闭环管理。一是搭建全省统一的“线上工作平台”;二是建立跨部门“数据共享机制”;三是构建权责清晰的“三级协同体系”。
她表示,考古前置改革仍在路上,我们将通过数字化技术构建全省文物全要素知识图谱,将考古前置积累的数据转化为新型学术基础信息,支撑历史学、考古学等多学科开展数字化交叉研究与融合创新,让考古前置的各类数据在数字时代持续释放价值,真正实现以“数据”点亮数字未来。
来源:中国日报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