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0月28—30日,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在深圳举行,主题为“聚力蓝色创新,澎湃海洋动能”。本届海博会主论坛海洋中心城市论坛由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促进会、南方科技大学海洋高等研究院/深圳海洋大学(筹)等单位主办,汇聚全球海洋界精英。中国人民大学刘大海教授作为特邀嘉宾出席,并主持了29日上午的主论坛;下午以主讲嘉宾身份在主论坛发表主题演讲,围绕全球湾区经济与中国式现代化展开深入阐述,获得广泛关注与好评。
在主题演讲中,刘大海教授以“全球湾区经济与中国式现代化中的海洋逻辑”为题,立足全球文明格局与现代化演进脉络,系统阐述了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战略中的关键地位与重要意义。他指出,从旧金山湾区到东京湾区,从长三角的产业链集群到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生态,全球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始终遵循着“因海而兴、因湾而聚、因汇而盛”的发展逻辑。湾区经济不仅是通常意义上认为的高科技与金融资本的简单聚合形态,更是人类整体文明由陆向海转移过程中的空间性标志与现代化象征。刘教授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海洋逻辑”,是对人类现代化经验的再阐释,是经济学、管理学与社会学的有机统一,兼具研究价值和时代意义。
刘教授从四个维度揭示了其内在结构:第一,蓝色驱动的经济逻辑。海洋经济正成为中国新质生产力的战略引擎,从深海科技到蓝色粮仓,从全球中心城市到蓝色碳汇,海洋的新空间、新资源、新通道、新科技、新业态共同构成了未来中国式现代化的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体系。第二,天人合一的文明逻辑。 四中全会提出的海洋开发、利用与保护并重,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哲学,标志着中国发展从传统的资源依赖型模式向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转变。第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逻辑。在深海科考、极地治理、蓝碳行动等领域,中国正在以开放姿态和负责任精神积极参与全球海洋治理体系的重塑,持续贡献兼具东方智慧与全球化意义的“中国方案”。第四,陆海统筹的空间逻辑。陆海协同、江海联动、山海协作的战略格局,使中国式现代化具备更强的发展韧性,形成面向未来的空间治理新范式。
![]()
刘教授最后强调,未来的全球竞争,不仅是传统的陆域竞争,而且是海洋空间中科技、资源、生态、安全与文明尺度的综合博弈。经略海洋,既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纵深,也是民族复兴的历史选择。而中国式现代化中的海洋逻辑,正是中国为人类未来提供的蓝色答案。
本次参会彰显了学院学者在服务国家海洋强国建设中的学术担当,提升了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在国家级海洋发展议题中的学术影响力与政策参与度。学院将持续深化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公共治理理论研究与人才培养创新,着力培育扎根国情、具备战略视野和实务能力的高素质公共管理人才。
信息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及海洋知圈编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