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国家发展管理研究院最新民调结果,为即将到来的泰国大选勾勒出复杂图景。
这份覆盖北部17个府、2000名选民的调查显示,36.6%的受访者尚未确定总理人选,28.4%未明确政党偏好。
而新兴的人民党以微弱优势与“未定群体”持平,传统政党支持率普遍下滑,北部这一关键票仓的摇摆态势,预示着泰国政坛正经历深刻洗牌。
作为泰国政治版图中的重要力量,北部17府(含清迈、清莱等核心区域)的选民倾向向来具有风向标意义。
历史上,这里曾是为泰党等民粹政党的传统票仓,但此次民调显示格局已发生显著变化。
在总理人选支持率上,人民党候选人纳塔蓬·伦帕尼亚武以21.5%位居第二,自豪泰党领袖阿努廷·参威拉军以13.9%紧随其后。
![]()
而曾在北部拥有深厚基础的为泰党,其候选人朱拉蓬、乔南的支持率均低于3%,昔日优势荡然无存。
政党偏好的变化更为直观。人民党以28.1%的支持率逼近28.4%的“未定群体”,成为北部最具竞争力的政党。
为泰党虽以16.6%位列第二,但较巅峰时期已大幅缩水;泰自豪党、民主党分别以10.4%和5.15%位列三四位,传统大党影响力持续弱化。
这种变化与人民党近期的政治动作密切相关。该党上月提出的修宪草案以300票支持在议会通过.
其开放灵活的修宪立场与自豪泰党“禁止修改宪法核心章节”的保守主张形成鲜明对比,吸引了大量对现状不满的选民。
这一群体的决策逻辑更聚焦实际议题:北部农业占比超40%,农产品价格波动、灌溉设施老化等问题长期悬而未决,而各党尚未提出针对性强的解决方案。
民调显示,仅12%的未决选民认为现有政党“能有效解决民生问题”,这为后续竞选留下了巨大争夺空间。
传统政党的颓势背后是信任危机的积累。民主党作为百年老党,支持率跌至5.15%,与其近年在经济政策上的摇摆立场密切相关。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人民党通过聚焦修宪、反腐等议题,成功吸引了中间选民。
值得注意的是,北部选情与东北部呈现呼应之势,两地均呈现“新兴政党崛起、传统势力式微、未定群体主导”的特征。
这种跨区域的政治动向,意味着泰国大选的最终结果可能取决于两大关键:一是人民党能否将上升势头转化为具体政策承诺,二是传统政党能否挽回中间选民的信任。
随着大选日益临近,北部“未定群体”的投票倾向将成为胜负手。
对于新兴的人民党而言,如何将修宪议题与民生诉求结合,是巩固支持的关键;对于为泰党等传统政党,亟需打破政策同质化困局,重建选民信任。
这场围绕未定选民的争夺,不仅将决定各党的政治命运,更将塑造泰国未来数年的政治走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