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价波动背后:深圳水贝黄金市场遇"寒流",税收新政成关键变量
你是不是也觉得最近金价波动特别大?其实,全国最大的黄金批发市场——深圳水贝,最近正遭遇一场不小的挑战。11月初,整个市场的氛围突然发生了转变。
用当地从业者周先生的话说,市场交易活跃度明显下降,甚至陷入了半停滞状态。不少柜台空无一人,许多加工厂的订单说停就停,不得不临时调整生产节奏。这一切的根源,在于大家正在消化刚刚出台的黄金税收新政策。
简单来说,这项新政的核心的是:今后买卖黄金需明确区分“投资用途”和“首饰用途”,两者适用的交税规则完全不同。
那么,新政对水贝市场的冲击到底有多大?
首先,水贝最大的优势——价格竞争力,可能被大幅削弱。以前大家偏爱去水贝买黄金,核心就是便宜:这里以批发为主,流转速度快,税收操作也相对灵活。但新政实施后,无论是首饰用金还是投资用金,可抵扣的税额直接减半,相当于商家的进货成本瞬间飙升。
成本上涨必然带动终端售价上调,你可能已经发现,部分大品牌金价单日每克上涨了几十元。与此同时,水贝市场的买卖价差从平时的十几二十元,一下子拉大到上百元。价差悬殊之下,消费者纷纷选择观望,市场自然变得格外冷清。
其次,水贝传统的经营模式迎来严峻考验。水贝之所以能火,靠的就是灵活高效的运作模式。但新政下,税收监管变得更严、更规范,过去那些不开票、走流水的灰色空间被大幅压缩。
所有商户都必须规范经营,依法开票、明账明算。这对习惯了旧模式的小商户来说,短期内压力巨大,甚至有不少可能被市场淘汰。但从长远来看,这也是在倒逼整个产业升级,从“野路子”走向“正规军”。
最后,对普通人关心的黄金回收业务,影响也十分显著。一方面,回收量骤减——市场交易冷清,买卖活动减少,回收生意自然一落千丈;另一方面,回收价更不划算——回收商为控制风险,会进一步压低回收价。
现在去卖旧黄金,可能会发现回收价与门店售价差距极大,每克相差近100元。尤其是当初购买时未开票、或找不到购买凭证的情况,折价幅度会高达10%~15%,甚至可能被回收商拒收。所以今后,带票购买黄金会变得格外重要,不仅是为了保修,更是为了将来回收时能卖出更好的价格。
总之,水贝市场此次的半停滞状态,堪称一次强烈的行业阵痛。短期来看,价格优势减弱,商家和消费者都变得更加谨慎;但长期来看,这也是中国黄金行业走向更透明、更规范的必经之路。阵痛过后,有实力的企业或许能发展得更健康。而那些缺乏竞争力的小企业,与其硬撑,不如尽快转型到白银、铂金等其他金属领域——这些金属可能会受益于黄金税改后的替代需求。
对我们消费者而言,今后买金、卖金,也必须更加习惯按规矩办事了。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