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谁能料到,美国联邦政府在沉寂七年后再度陷入停摆危机,而这场政治风暴中,特朗普竟试图借机推动大规模“人事调整”,共和党高层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强硬姿态。
这一系列动作究竟是精妙的政治布局,还是对体制根基的自我瓦解?参议院内围绕“阻挠议事规则”的激烈博弈,早已将真相悄然揭示。
要理清这盘复杂的棋局,必须先剖析特朗普背后的深层意图。
![]()
在他谋求连任并实现权力回笼的过程中,迫切希望迅速落实一系列极具个人色彩的政策议程。然而,参议院长期存在的“阻挠议事规则”成了难以逾越的制度障碍。
这项程序性机制要求关键立法必须获得至少60票支持才能推进,而当前共和党仅掌握53个席位,若无民主党配合,任何重大法案都将寸步难行。
恰逢政府关门创下历史纪录,特朗普急于打破僵局,同时希望通过立法手段强化党内凝聚力,为即将到来的中期选举奠定基础,于是将矛头直指这一沿用多年的议事传统,公开呼吁予以废除。
![]()
其真实目的昭然若揭:一旦取消60票门槛,便能顺利通过诸如限制邮寄选票、强制身份验证投票等具有鲜明党派倾向的选举改革法案。
更进一步,他还能以解决财政拨款危机为名积累政治资本,并顺势对行政部门进行结构性重组——实则是一场隐蔽的“系统性裁员”,清除异己官员,安插忠于自己的亲信进入核心岗位。
为了争取党内支持,他在白宫举行闭门早餐会,邀请多位参议员出席,在轻松氛围中反复强调此举对巩固保守派势力的深远意义,描绘一幅党派全面掌权的美好图景。
![]()
出乎意料的是,这次共和党内部并未如以往般顺从,反而出现了集体抵制的罕见局面。
回顾特朗普首个任期,尽管部分参议员对其风格有所保留,但多数仍选择沉默或私下表达异议,公开反对极为少见。
可这一次,他们不仅拒绝附和,还将立场明确写在脸上,毫不掩饰地传递出疏离信号。
来自南达科他州的参议院多数党领袖约翰・图恩早前就表态坚持维护“阻挠议事规则”。当特朗普在早餐会上激情演说时,他神情冷峻,目光低垂,几乎未作回应,态度不言自明。
![]()
北卡罗来纳州参议员汤姆・蒂利斯更是直言不讳:“他从未担任过参议员,根本不理解这个机构的运作逻辑。”
在蒂利斯看来,特朗普只看到废除规则带来的即时便利,却忽视了未来可能出现的政治逆转风险。眼下共和党掌控参议院,自然能从中获益;
![]()
但倘若日后民主党重夺多数席位,失去该规则保护的少数党——也就是共和党自身——将彻底丧失制衡能力。毕竟,这一机制已不只是议事流程的一部分,更是保障少数派话语权的核心支柱。
就连肯塔基州资深参议员、前任共和党领袖米奇・麦康奈尔也坚定表态,断然拒绝特朗普的要求,并重申自己长期以来反对废除该规则的一贯立场。
这些党内元老心知肚明:总统的提议看似能缓解当下困局,实则动摇了参议院数十年来的权力平衡体系。短期红利换不来长久稳定,没人愿意为一时迎合而牺牲未来的政治生存空间。
![]()
从实际票数来看,特朗普的提案从一开始就注定失败。根据现行程序,废除“阻挠议事规则”需至少51票赞成。
但在共和党的53名参议员中,已有15人明确承诺捍卫现有制度,另有约6人倾向于适度修订而非彻底废除。这意味着只要再有4人持异议,动议即告流产,更何况全体民主党议员必将一致反对。
《华尔街日报》的调查结果一经公布,局势已然清晰:这项改革提议根本无法跨越门槛。面对如此现实,一贯强势的特朗普也不得不做出让步。
![]()
当天晚间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他虽仍坚称废除规则有利于党派发展,但语气明显软化,随即承认“许多共和党同僚并不认同”,并流露出顾虑——是否值得因这一议题,损害与长期盟友之间的关系。
这种退让并非真正的妥协,而是他对权力现实的清醒认知:没有参议院共和党人的背书,任何宏图构想都不过是空中楼阁。
事实上,共和党与特朗普的分歧并非首次浮现,只是过往多局限于幕后协商,未曾如此公开且尖锐。
![]()
此前特朗普提名保罗・英格拉西亚出任白宫道德监督办公室负责人,因其私人言论涉及种族歧视与反犹内容,遭到共和党参议员直接否决。
另一次,他提出扩大阿根廷牛肉进口配额,立刻引发畜牧产业密集州的共和党议员强烈反弹;还有少数保守派甚至跨党合作,联手民主党成功阻止其激进关税方案。
但那些争议主要集中在具体政策领域,影响范围有限,而此次关于“阻挠议事规则”的对立,则呈现出全党范围内高度统一的抵制态势。
![]()
当然,特朗普也曾有过辉煌战绩。过去每当他亲自介入有争议的人事任命或关键立法,往往能凭借个人影响力扭转局面。
例如当年推动税改法案时,国会两院表决极为胶着,但他成功说服了一批原本坚决反对提高债务上限的极右翼议员,最终不仅促成法案通过,还将国家债务上限提升了近5万亿美元。
但这一次不同,“阻挠议事规则”触及的是参议院的根本运行原则,即便有人愿给总统面子,也无法拿整个政党的长远利益做赌注。
![]()
这场较量的本质,是特朗普个人权力扩张诉求与共和党整体战略利益之间的正面碰撞。
他意图利用政府停摆的混乱时机,既破解立法困局,又完成行政系统的“忠诚清洗”,为其后续执政铺平道路。
而共和党高层则看得更为深远:维持参议院制度的稳定性,远比满足总统一时之需重要得多。他们的目标是在国会持续扎根,而非随一人进退起落。
![]()
目前来看,参议院共和党之所以敢于“有恃无恐”,底气正来源于对制度底线的坚守以及对投票力量的精准掌控。他们清楚自己占据道义与数字双重优势,无需为一项高风险动议冒险站台。
至于特朗普设想中的“借机裁员”计划,也随着废除规则的失败而胎死腹中。这场充满戏剧性的权力角力,不仅暴露出总统与本党精英间的深刻裂痕,也将对其未来施政形成实质性制约。
随着中期选举日益临近,若其党内号召力持续削弱,那些标志性政策的推进势必遭遇更大阻力。
![]()
而此次共和党集体“反水”,也为美国政治生态敲响警钟:即便贵为总统,也不能单凭意志颠覆百年制度。党派团结终将让位于对长远利益的理性权衡。
政府停摆的困局尚未化解,特朗普的政治算盘已然落空。共和党虽暂时占据上风,但总统与立法机构之间的紧张关系只会不断加剧。
这场政治大戏究竟将以何种方式落幕?特朗普是否会卷土重来、另寻突破口?一切仍有待观察。但可以确定的是,在参议院制度底线面前,任何企图凌驾于规则之上的权力冲动,终将撞得头破血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