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世恒
在兴国县城东五公里的丹霞山脊上,有一个小到只有一间佛堂的寺庙,却成了我每当心情欠佳时,想得最多的地方。
可能是我们入山的方向问题,下车后延着崎岖的山路,步行了将近一个小时才终于看到山顶上寺庙的轮廓。
一路上,好多地方根本就不能称之为路,仅仅是在陡峭的丹霞石上琢出一些浅窝,就算是步梯了。看看人们能不辞艰辛来到这里,不虔诚都不行。
尽管已经是入冬季,南方的山岭依然郁郁葱葱,黑色的地衣盖在红色的山石之上,像极了画家笔下的浓墨重彩。
和常见的寺庙不同,这个寺庙是白色的墙,土红色的瓦,用条石做门框和房屋基础。使其无论在选材上、形制上、风格上,均与此间民居完全相同。
如果院中没有寺庙特有的铁铸大香炉,和门框上的篆刻的金斗寺名,完全看不出是个寿庙。而且据介绍还是一个始建于唐代,有着一千二百多年历史的古寺。
在我所参观过的所有寿庙中,这里可能是最接近修行的地方,寺里除了一间供奉的殿外,只有几间小小的僧房,最多只能供三五个人在这里修行,再多就只能打地铺了。
寿庙外还建有简单的厨房、餐厅、储室、卫生间等生活设施,最独特的是还开有几畦菜地,各种蔬菜被精耕细作,处处井然可心,严然一个修身养性的小天地。
不过大乘佛法是普渡众生的,尽管人手很少,对于来自各方的香客,寺里仍然为大家准备有素斋。不管你往功德箱里投的是一块钱,还是捐了五百一千,大家都会在同一个餐桌上团圆而坐,享用相同桌餐,绝对不会另眼相看。更没有雅间包房的特殊待遇。
在这个可容纳数十人的寺庙食堂,浪费食物的现象几乎不可能发生。我发现每一个盘子都被人们自觉的吃得干干净净。想来也是,这里如若搞矜持和浪费,是那么的不合时宜。
而且吃完以后,大家会自觉的把自己用过的碗筷菜送到厨房里去,最后吃完的几个人,还会收拾好所有的菜盘一同端过去。同样没有任何人可以坐享其成,独享例外。
从桌上的菜品看,寺里是用了心的,各种时今菜蔬做工都很讲究,尤其是赣南客家人爱吃的豆子米果、辣椒拌姜等,因其独特可口给人印象深刻,还成了众多远居他乡兴国人的乡愁。
一转眼过去好多年,世事的艰难,人生的不易,让我不时会想起那坐深藏于大山中的小寺庙。其实庙不在大小,能放平稳了自己的心事就可以。
遥想虔诚的信徒,在那孤寂的山岭之上,日间白云慢飞,夜晚星辰相伴,静心侍佛,诚待香客,那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
信仰是一个极深奥的东西,我只是觉得在这个世界上,人总得有点敬畏的好,做人做事有所顾忌,才不至于没有底线,恶事做绝,终至万劫不复。
(本文作者为华文原创小说签约作家、编委)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