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9日
十五运会自行车(公路)赛举行
其中昨天(8日)举行的男子个人赛
成为全运会历史上首次跨境赛事
半天穿梭三地
把港珠澳大桥“骑2遍”
6次“无感通关”
总长231.8公里……
“极速粤港澳”不再是梦想!
全运会唯一
横跨粤港澳赛事
十五运会公路自行车男子个人赛是十五运会最具标志性的赛事之一。路线以港珠澳大桥为纽带,串联粤港澳三地,全程231.8公里。其中,香港段55.8公里,澳门段13.5公里,珠海段117.7公里,横琴段44.8公里。
![]()
除了上演“湾区速度”,这条“宝藏路线”还被不少网友收藏为“citywalk打卡路线”。参赛运动员从珠海博物馆(规划展览馆)出发,途经珠海情侣路、横琴大道、澳门大桥、北安码头、港珠澳大桥、香港迪士尼乐园等标志性点位,全程宛如绝美风光大片。
这场全运会唯一横跨粤港澳的赛事,也备受三地民众关注。在珠海情侣路两侧,观众摇旗呐喊,珠海市民表示:“希望大家不仅来珠海比赛、观赛,也来观光、品美食,了解珠海。”
![]()
在港珠澳大桥人工岛观赛区,澳门观众表示:“这次的赛道联通三地,让我们感到大湾区的融合真的越来越紧密了,我们粤港澳一家亲。”
![]()
香港迪士尼乐园是本次赛事的折返点,也是绝佳的观赛点,数百名香港观众来到公众开放区域,为运动员加油打气。
![]()
现场气氛热烈,香港观众表示:“非常激动能来当氛围组!这是全运会唯一的粤港澳跨境赛事,感觉自己不仅在观赛,也在见证湾区融合的历史!”“我希望这样的活动多举办一点,把三地人们的心连在一起。”
0延时、0接触、0等待
6次“无感通关”
港珠澳大桥是粤港澳大湾区的交通动脉,也是本次赛事的核心通道。因为大桥段横风大、难度高,在比赛中容易拉开成绩,且因6次无感通关,比赛很有看点。如何做到“零延时、零接触、零等待”?
为了适配赛事高速无停留的特点,赛事专门配置跨境无感通关系统,集合了北斗定位、无人机、射频识别、视频识别、无线传感和AI算法等技术。
在赛道通关处,可以看到架设的无线射频识别系统(RFID)感应设备和监控摄像头。选手通关时,设备会感应佩戴的手环,将赛前报备的相关信息与实时动态信息进行核对。监控到的信息也会实时回传到赛事指挥部,进行动态监控。
在赛前的前置环节,多部门协同查验,指纹采集、发放手环、信息比对……每个步骤都几乎做到“秒级”查验。
![]()
“三牌”医疗车、“三地”指挥车
“软联通”细节满满
赛事首创了“三牌”医疗保障车:上面是香港车牌、中间是广东车牌、下面是澳门车牌,首次实现粤港澳三地跨境随行。
为了给车挂上三地车牌,三地在车辆人员资质、通关手续等方面,做了许多突破,这也是粤港澳三地“软联通”在赛事中的体现。
![]()
“三地联合”指挥车,同样是粤港澳融合的缩影,在赛事中承担指挥协调功能。赛时粤港澳三地工作人员坐进同一车,随时进行沟通处置。车上的对讲系统连接公网,必要时就会采用公网的对讲机来汇报,三地都能听到,进行协同指挥。
无感通关、协同办赛、心心相融
这场全运会历史上的首次跨境赛事
见证的不仅是“湾区速度”
更是融合深度
来源:央视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