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网友发文:前同事一个人在出租屋猝死,因为没上班,公司同事派人去找他,发现敲门电话没反应,找了房东开门,发现他已经去世多时了。尸检是因为熬夜+喝酒+天气原因导致的猝死。
![]()
![]()
看过后,脑海中突然想起一个词:“人走茶凉”。对于家人来说,家中顶梁柱因为工作去世,悲痛之外能得到的最大安慰就是一笔赔偿金了。但从这个角度来看,挺可悲的,最终生命还是以钱来衡量。媳妇曾经讲过她单位一位老哥同事在家猝死的事情,媳妇刚在群里发了讣告,紧接着就被管理员给踢了出去,后面公司一直让律师介入处理这件事情。有几个和这老哥关系不错的同事想去吊唁一下,也被公司压了下来。最终因为是在家猝死,工伤没有认定下来,具体公司赔偿了多少,有人说5万,有人说10万,具体就不得而知了。
一位HR朋友遇到同事猝死,她有这样的感触:同事猝死,我亲手清除和操办了他在系统和公司现实中的痕迹。从那一刻起,仿佛他就没有来过,只是大家脑海中一抹记忆,随着时间的推移,彻底地淡忘。
这位同事猝死,据家属说因为心梗,睡梦中“走”了,41岁的年纪,两个子女,老大儿子上初中,小女儿6岁。刚听到消息时很震惊,因为从外表来看,他不算胖还有点瘦,根本不像能得心梗的高风险人群。至少在我的印象里,心梗、脑梗之类的疾病跟肥胖、三高离不开联系。猝死两天后,收到“抹掉”他在公司痕迹的通知。作为HR,我只需在后台他的头像下面点击一键“清除”,然后“确定”,从此公司内网没有了他任何的信息。内网清除完之后,紧接着就是处理他在办公位上的物品,电脑上的资料交给他的+1,剩下的物品打包放在储物室,看家属是否带走,如果不要,就会被当成“垃圾”丢掉。一周之后,他原来坐过的位置来了新同事,配置了新电脑......。而他只是留存在有过接触同事的记忆中,刚开始大家时不时提起他,唏嘘不已。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家慢慢地淡忘,谈论提及他的次数减少,最终他彻底“消失”在工作6点多的地方。每次想到这些,我的内心五味杂陈。
我之前也很少思考关于死亡的问题,也许应该像某位学者说的“死亡不是终点,遗忘才是终点。”、“对于普通人来说,除了历史留下一笔的人,其他的人,很快湮灭于时间的沙漠里,不留一点痕迹。”
这位老哥的微信和QQ我都没有删,其实我和他关系一般,只是觉得删了之后,这个世界就又少了一点他存在的痕迹。人的生命有限,更应该珍惜时间、珍视家人、珍爱自己。见想见的人,尽量做想做的事,别等到来不及。
作者:大喇叭;编辑:思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