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卢律说传承】,用专业守护财富!
10月19日,善水科技实控人黄国荣因个人原因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仅仅一天后,公司紧急安排他的妻子吴新艳代为履行董事长、总经理等所有关键职务。
然而更戏剧性的还在后面。
不到三周,11月7日,黄国荣与吴新艳宣布经法院调解离婚,并完成财产分割。同一天,黄国荣辞去公司一切职务,吴新艳正式接任董事长兼总经理,成为新的实际控制人。
这场闪电般的权力交接,让外界看得目瞪口呆。
股权大挪移:谁才是真正的赢家?
分割前的格局: 黄国荣持股约31.74%,吴新艳持股约14.29%,二人为共同实控人,黄国荣是控股股东。
分割后的变局: 黄国荣持股降至约14.08%,吴新艳持股升至约31.95%,并拥有约39.21%的表决权。吴新艳一跃成为新的控股股东和唯一实际控制人。
这场财产分割的规模有多大?吴新艳通过此次分割获得了市值约9.24亿元的股份——这笔“分手费”,足以让无数人咋舌。
从职务上看,变化更是天翻地覆。黄国荣彻底出局,辞去所有职务。而吴新艳从原本的董事、综合中心负责人,一跃成为董事长、总经理、法定代表人,全面接管公司。
要知道,根据去年的薪酬数据,黄国荣拿112.38万,是吴新艳44.92万的2.5倍。 这与当时的职位和责任相匹配。但现在,风水轮流转,权力的天平彻底倾斜。
时间线里的秘密
离婚财产分割发生在黄国荣被采取强制措施之后,时间上紧凑得让人浮想联翩。虽然公告称“尚不知道是否有关联”,但这种先后顺序,不可避免地让外界猜测两者之间存在联系。
一种常见的推测是:这可能是一种“技术切割”策略。 目的是将公司与涉案个人进行隔离,以稳定公司治理和市场信心。
但问题来了——这种“技术性离婚”真的能成为风险防火墙吗?
许家印的前车之鉴
“技术性离婚”未必能成功隔离风险、保全财富。 许家印与前妻丁玉梅的案例就是最好的警示。
在恒大爆雷后,尽管许家印与丁玉梅已被曝离婚,但丁玉梅名下的资产,包括香港的豪宅等,依然陆续被相关债权人申请冻结和执行。
这充分说明:在法律面前,尤其是涉及债务和公众公司责任时,司法机关有权穿透表面形式去审查交易的实质。
如果认定财产分割的目的是恶意逃废债,损害债权人利益,该分割行为可以被认定为无效。
对善水科技而言,启示同样明显:
如果黄国荣未来被查实存在因个人原因产生的债务,或因其行为对公司造成损失而导致公司对外承担赔偿责任,债权人完全有可能起诉
主张此次股权分割是“无偿转让”或“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
进而要求撤销该分割行为或执行吴新艳名下的相应财产
因此,吴新艳接手的股权和控制权,并非绝对安全。这场离婚分割的最终效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黄国荣涉案的性质和后续发展。
真正的财富保全之道
善水科技的案例(以及许家印的案例)恰恰反衬出:等到风险已经发生再采取行动,往往为时已晚,且手段生硬,易被挑战。
真正有效的财富保全,必须**“未雨绸缪”**,在个人和公司财务状况健康、未有债务风险时提前布局。
家族信托:最主流和有效的工具
将家族持股置入不可撤销的信托,实现所有权、控制权、受益权的分离。资产在法律上不再属于个人,从而能够有效隔离个人婚姻、债务、继承等风险。
如果黄国荣夫妇在上市前已将股权装入家族信托,今日的变故对公司的冲击会小得多。
人寿保险:债务隔离的另一道防线
通过合理的保单架构设计(如指定明确的受益人),人寿保险的保险金通常具有债务隔离功能,能为家人提供一笔确定的、不受债务人追索的现金流。
善水科技的“婚变”,表面上看是吴新艳的成功上位和黄国荣的黯然离场。但其本质,是一场在危机已发生时的被动防御。
它揭示了A股众多“夫妻店”企业在公司治理和风险隔离上的原始与脆弱。
对于高净值人士和企业主而言,此案的最大价值在于一个警示:不要等到风暴来临才想起修屋顶。
通过人寿保险、家族信托等合规工具进行前瞻性的财富规划,才能在真正的风雨中,为家庭和企业守住最宝贵的财富。
否则,任何事后的“技术性操作”,都可能像在沙滩上建城堡,一个浪头打来便岌岌可危。
关注【卢律说传承】,用专业守护财富
点击下方,查看历史文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