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亚洲时报》一篇报道闹得挺热闹,说美国正在关岛砸大钱建增强型综合防空导弹系统。
这报道字里行间都在渲染中美冲突,还扯出朝鲜会配合中国打击关岛,打赢了还能分胜利果实。
![]()
作为常年关注军武动态的人,我本来想觉得这是份严肃战略分析,但后来发现这更像一套编好的剧本。
今天就好好扒一扒,看看这剧本里藏着多少真东西,又有多少是刻意炒作的水分。
关岛:美军的战略基石,防御却满是窟窿
![]()
关岛这地方,在美军的亚太布局里分量真的太重了,它离东亚大陆大概3000公里,这个位置特别讨巧。
退能躲开第一岛链的部分威胁,进能对着朝鲜半岛、南海和中国东南沿海形成威慑。
岛上的安德森空军基地常年停着B-1B、B-2这些战略轰炸机,还有加油机和侦察机,说是印太空中桥梁的中枢毫不夸张。
![]()
海军基地和后勤仓库也到处都是,第七舰队在西太能正常活动,全靠它撑着后勤。
如此重要的地方,美国自然怕它出事,2022年美国就计划把关岛打造成多层次导弹防御平台,推进EIAMD项目。
这个项目预算超80亿美元,打算弄16处固定拦截阵地,配6套以上雷达系统,还整合了萨德、标准-3这些拦截导弹。
![]()
光看规划确实唬人,美军还想着加持久之盾系统拦巡航导弹和无人机,甚至引入提丰系统搞反打,目标2028年前形成战力。
但理想和现实差得太远了,2025年美国政府问责局的评估报告直接戳了这项目的脊梁骨。
美军在关岛防空体系指挥归属上仍处于混沌状态,究竟由哪个军种统筹该防空体系,至今悬而未决,其内部尚未达成明确共识。
![]()
更为荒诞的是,岛上水电供应、医疗服务等基础保障都严重滞后,倘若战事爆发,那些防空系统恐因电力匮乏而率先陷入瘫痪,实在令人堪忧。
本来想靠新一代多功能雷达盯高超音速目标,结果预算一减,这雷达就被搁置了。
如此看来,美军想守住关岛的心思很迫切,但能力确实跟不上野心,这种漏洞百出的防御项目,与其说是防别人,不如说是先给自己挖了坑。
![]()
朝鲜参战是变量?不过是炒作的添头
西方媒体还特别喜欢提朝鲜这个变量,说它会配合中国打击关岛,客观说,朝鲜现在的导弹实力确实能摸到关岛。
2023年以来,朝鲜试射的火星-12、火星-15这些导弹,射程早就够得到关岛了,尤其是火星-15,射程能覆盖美国本土,打关岛简直是小菜一碟。
![]()
2024年朝鲜展示的火星-8导弹,还带了高超音速滑翔弹头,拦截难度比传统导弹高多了。
更关键的是,朝鲜有移动发射平台,这些平台能躲开卫星监视,真要突袭,大概率能打美军一个措手不及。
美军情报也说,哪怕朝鲜只命中关岛一两个关键目标,比如雷达站或者弹药库,也能造成局部瘫痪。
![]()
如此一来,美军就得分散防御精力,中方后续打击的压力就能小不少。
至于参战动机,媒体拿朝鲜支援俄罗斯举例,说它能拿到战略红利,确实,朝鲜支援俄罗斯期间,已经得到了不少实在回报。
但这就能推断它会参与中美冲突打击关岛吗?显然不可,朝鲜一贯秉持自主和平之外交政策,其于外交抉择上审慎有加,不会轻易陷入大国冲突之旋涡。
![]()
本来想顺着这个逻辑往下想,会不会有特殊情况,后来发现根本站不住脚,大国冲突的后果谁都承担不起,朝鲜没必要为了所谓的红利去冒这么大风险。
其实这整套叙事的猫腻很明显,它先假定中美一定会开战,再假定中国主动挑事,最后拉上朝鲜编个联手打击的戏码。
这绝非真正的战略分析,实则是露骨的政治宣传,美国这般折腾,其核心目的不外乎两个。
![]()
一是骗国会的钱,EIAMD项目问题再多,只要把威胁说得够吓人,预算就能不断加码,军工复合体就能闷声发大财。
二是搅乱地区局势,把盟友绑在自己的战车上,巩固自己的亚太霸权。
这些年,美国靠这种虚构威胁搞扩军的套路屡试不爽,但各国都不是傻子,关岛的防御漏洞也好,朝鲜参战的假设也罢,明眼人都能看出背后的门道。
![]()
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靠的是对话协商,不是这些渲染战争的把戏,而那些靠着制造紧张气氛牟利的势力,早晚也会被自己编的剧本反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