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了近40天的“安世之乱”,终于迎来了摊牌时刻。荷兰政府在经历了连番折腾、被汽车巨头集体逼宫后,终于改口了——可以不接管安世半导体,但中国必须答应它两个条件:
![]()
一是恢复关键芯片出口:
二是解决安世中荷两地的财务问题。
乍一听,好像荷兰让步了,但仔细一看,这根本就是换了副面孔继续讹人。
这场风波的起点,大家都还记得。9月底,荷兰政府以所谓“国家安全”为借口,强行接管安世半导体荷兰公司,硬生生把中国企业合法的海外资产抢了过去。
结果中方毫不犹豫,立刻亮出反制措施——暂停安世中国出口关键零部件。接下来发生的事,连荷兰自己都没想到。因为没了安世中国的晶圆,欧洲的汽车厂一个个陷入瘫痪。奔驰、宝马、大众等一众车企缺芯停产,损失惨重。
![]()
荷兰原以为自己能靠接管安世捞一笔,却没想到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因为安世的命脉不在欧洲,而在中国。晶圆、封测、出货,核心环节全在中国工厂。
一旦中方断供,整个欧洲的汽车产业就成了无源之水。于是,德国率先撑不住,开始向中方求情,希望能豁免芯片出口。中方的态度很清晰:问题出在荷兰,你们自己去找他谈。
这下,荷兰彻底慌了。欧洲各国都在骂它乱来,连美国也开始装傻,不愿背锅。压力山大的荷兰只好抛出所谓“谈判条件”,假装要“缓和局势”,实则另有算盘。
![]()
它想通过让中国恢复出口来解欧洲车企的燃眉之急,同时保住自己对安世的控制权,还能继续占着别人的公司耀武扬威。表面上是求和,实际上是想用“暂停接管”换取中国的让步。
更恶心的是,它还反咬一口,把自由贸易的混乱推到中方头上,说中国的“出口管制”扰乱市场。真是贼喊捉贼!要不是荷兰先动手抢公司,哪来的反制?要不是它断了晶圆供应,欧洲的芯片危机会爆发得这么快?一句话,自己挖的坑,还想拉中国下去垫背。
![]()
但中国早已不是那个好欺负的角色。面对荷兰的这出戏,中方没急着还嘴,也没被带节奏,而是反手一招“个案审批”,让欧洲车企直接向中国申请芯片出口豁免。
这样一来,真正的受害者都看清了真相——不是中国不讲理,而是荷兰把他们拖下了水。欧盟内部的矛盾立刻被放大,荷兰被孤立成了众矢之的。
与此同时,安世中国的生产线反而越干越红火。因为欧洲订单被卡,反倒让安世中国在亚洲市场的订单暴涨。很多车企干脆跳过荷兰那边的母公司,直接找中国供货。短短几周,安世中国的出货量翻了几倍,荷兰手里的那点所谓“控制权”彻底成了空架子。
![]()
现在的局面,已经很明显了。荷兰是想拿“两个条件”当筹码逼中国让步,但它根本没那个资格。
中方早就说得明白——必须无条件恢复安世中国CEO职权、解除资产冻结、撤销非法接管,否则没得谈。可荷兰到现在还想谈条件?那就是自取其辱。
这场风波到头来,其实是一面镜子。它让全世界都看清了一个事实:在芯片产业链上,真正掌握话语权的不是那些自以为是的“技术大国”,而是能把设计落地、能量产、能供货的中国。荷兰不过是借着美国的势头装了一回强硬,结果现实给了它一记耳光——你可以有设计,但没有中国的制造,你什么都不是。
![]()
所以说,荷兰现在所谓的“摊牌”,根本就是无奈的认怂。只是它还不甘心,要在最后关头捞点面子。但这种小聪明,终究掩盖不了它在这场较量中彻底败下阵来的事实。中国不会被这种“条件交换”牵着鼻子走,更不会为别人的错误买单。
未来,这场安世事件或许只是开始。中国已经学会了反击,也懂得了规则不是写死的。谁想靠强盗逻辑来打压中国企业,就准备好迎接被反噬的那一天吧。荷兰这次的教训,够全世界记一阵子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