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缅甸的震波撕裂大地,当无数家庭在废墟中寻找希望,一位缅甸华裔音乐人用旋律与文字编织出一束穿透黑暗的光。她叫J_Ying黄家萤,一位集作词、作曲、演唱于一身的独立创作者,用音乐记录时代伤痛,也用歌声治愈人心。今天,让我们走进她的故事,聆听这首诞生于动荡与自我审视中的作品。
2025年3月,缅甸突发强震,新闻画面中破碎的家园、无声的求助与漫长的救援等待,让远方的黄家萤深感无力。与此同时,她正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对未来的迷茫、对生活的重新思考,让她与灾难中的人们产生了深刻的共鸣。“我们总以为‘永远’触手可及,直到变故撕开现实的裂缝,才惊觉生命如此脆弱。”这种双重困境,成为她创作这首歌的起点。
第一句歌词“不过是人生的无常,你看看太阳,它多么明亮,照亮着勇敢的前方”如闪电划破夜空,不仅奠定了整首歌的基调,更成为她自我疗愈的起点。她将地震的震撼与内心的挣扎融为一体,用音乐搭建起一座跨越苦难与希望的桥梁。
这首歌没有沉溺于悲伤,而是以温暖而坚定的笔触,传递出一种“向光而行”的力量:
它直面无常,坦诚生活的变故与离别——“今天还好好的事,明天可能就变了样”,却用“太阳每日升起”的意象,诠释希望永不熄灭;
它治愈共鸣,将远去的亲人比作“化作星光的守望”,鼓励听者“带着这份守望,更用力地活在当下”;
它自我赋能,副歌部分“不要害怕,多点勇敢——向前走,迎着光,成为自己的太阳”,如一声呐喊,唤醒每个人心底的力量。
黄家萤说:“音乐是我对抗无力感的方式。当语言无法承载情绪,旋律会替我说话。”她的声音兼具柔韧与力量,像一双手,轻轻托起听者的低落,又推着他们向前走。
作为缅甸华人,黄家萤的创作始终扎根于多元文化的土壤。她的音乐既有东方情感的含蓄内敛,又融入了西方流行的表达方式,形成独特的“治愈系”风格。这首作品不仅是对缅甸地震的回应,更是对所有经历动荡与迷茫的人的共情——无论身处何地,面对何种困境,人类对光明的渴望是相通的。
她曾提到:“音乐无国界,但创作者的身份会让作品带上独特的印记。我希望我的歌能成为一座桥,连接缅甸的伤痛与世界的温暖。”
自发布以来,这首歌已收到来自全球听众的感谢。有人留言:“在失业的低谷听到这首歌,哭着哭着就笑了”;有人说:“它让我想起地震中失去的亲人,但不再只有痛苦”;更有缅甸网友表示:“这首歌让世界听到了我们的声音。”
黄家萤的音乐,是黑暗中的微光,是伤痛里的温柔。她用创作证明:艺术不仅是逃避现实的港湾,更是直面苦难的武器。正如她所写:“往后的日子,愿我们都能学会接纳生命的无常,并从中生长出最坚定的力量。”
此刻,不妨戴上耳机,让这首歌陪你走过一段路——或许不长,但足够温暖。歌曲已在Spotify,YouTube,网易云等各大平台上发行,欢迎大家收听[合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