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冬天了,你为什么不原地热车呢?”
“原地热车?你今年才20岁,跟谁学的这个知识?”
“老爷子说得热车才行。”
“能告诉我原地热车是在‘热’什么吗?”
“额……管他的,热就对了!”
![]()
你在原地热车吗?不用了
建议:
除非汽车用户手册中明确标注车辆冷启动时需要原地热车,否则所有汽车或摩托车均无原地热车的必要。
看到许多年轻的司机还在原地热车,也看到过许多老司机给年轻司机传授这样的用车知识;然而这个知识点是错误的!理论上应当是在2000年前后开始用车的司机才会有这样的用车习惯哦。真正的原地热车实际是因为“化油器”需要热,汽车的内燃式发动机需要一种装置将液态汽油进行雾化,随后混合空气进入发动机燃烧室开始蒸发、燃烧、做功、排气;化油器的作用正是雾化汽油,其采用的是文丘里管的原理。
然而化油器雾化汽油是会被温度影响的。
简单来说就是温度越低则雾化效果越差,但是液态汽油无法与空气理想混合,燃烧做功的状态会不够稳定;甚至有造成熄火的可能性。所以使用化油器的汽车必须在启动之后原地热车,实际指的是原地等待化油器升温,这往往需要几分钟的时间。
![]()
但是,化油器在汽车上早已于2001年9月份停用!摩托车也在2019年7月份停用。
为何要停用化油器呢?
原因是使用化油器的机动车达不到排放标准!化油器无法精准控制空气燃料比(简称空燃比),会造成燃烧充分性不足;而现在的汽车和摩托车使用的电喷系统可以精准的控制空燃比,可以准确的依据发动机进气量调整喷油量。
重点:
1.电喷系统可以以更高的压力让燃油雾化成更细密的状态,高压缸内直喷可以让油珠粒径达到微米级的标准。于是发动机的燃烧效率会大幅提升,消耗等量的汽油可以转化出更多热能,发动机的扭矩和功率可以在排量不变的前提下大幅提升。
![]()
2.电喷系统根本不受温度的影响!只要汽油不凝固,吸油泵就能吸入汽油再通过电动装置加压将其有效雾化喷射到发动机燃烧室里。所以现在的燃油车哪怕在零下几十度的低温环境中冷启动,打着火就能让发动机平稳的运行并把车子开走。
所以现在的汽车和摩托车完全不需要原地热车。
![]()
机油需不需要去“热”
有些司机还是嘴硬的很,在了解电喷系统之后,总还是想找个理由肯定自己的观点;于是原地热车是热机油的观点出现了,这又是没有道理的。
假设用车地的最低气温是零下20℃。
该车使用的机油总是“0W-”的标准,以0W-20为参考,其数值的意思该机油可以适用于最低气温零下35℃的环境。W是winter的缩写,与数字组合用于标注机油的冰点温度,用数字加上“﹣35(负三十五)”所得数字就是机油的冰点温度,0W则是﹣35℃——意思是该机油在高于零下35℃的环境中根本不会凝固。
![]()
气温在零度的话,可以选择10W或20W的机油。
机油W右边的数字不能自行决定,汽车使用手册里会有说明;该数值是机油的高温流动性能参数,是匹配发动机最佳运行温度的标准,是工程师们精准计算与测试的结果,不能随意改变。往低了调整会造成发动机异常磨损,往高了调整会造成发动机动力下降。
![]()
发动机的曲轴箱里有一个叫做“泄压阀”的装置,机油泵是从油底壳里抽出机油并加压送至各个需要润滑的机械部件。
机油泵的压力很大,大到可以在启动发动机(含拧钥匙或按启动按键的过程)的几秒内完成有效润滑!所以机油也根本不用热。要知道发动机在没有充分润滑的前提下,运行30~60分钟就基本报废了;如果发动机真如某些司机所讲,是冷启动之后没有充分润滑,那么发动机根本撑不过一个冬天。
![]()
试想:
插电混动汽车(含增程车)是不是基本都会在行驶状态下自动启动发动机?
答案就是这样。
而这些发动机启动之后随即要进行辅助驱动,或者以相对高的转速去发电增程;这些发动机可都没有所谓的原地热车哦,然而第一批插电混动汽车的寿命也超过十年了,现在也没有出现问题哦。
所以原地热车是一个早就应该淘汰的用车习惯,没有必要再坚持了;原地热车只会增加发动机积碳,浪费燃油,浪费时间,因冷车时的发动机燃烧充分性偏差,会加大喷油量并造成过多游离态颗粒。
现在除了部分使用CVT(无级变速器)的燃油车因变速器特性不得不原地热车,其余燃油车均无必要。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