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钱都在疯狂往人形机器人赛道砸。
那些真金白银,可比 “AI 不会让人失业” 的话实在多了。
为啥偏偏是人形机器人?
答案其实特直白:所有成本到最后,本质都是给人的钱。
大自然里的矿产、空气、水,本身不用花钱买。
但矿石要工人开采,零件要工匠加工,货物要司机运输,服务要职员提供 ——
每一分钱,最终都流到了人的口袋里,都是成本。
![]()
而人形机器人,刚好说到资本心坎里了:
- 能替代人力,还没人类的需求;
- 不用发工资、不用交社保,不用休息、不用谈加班费;
- 技术达标了就能 24 小时连轴转。
一旦技术突破,机器人能自己造自己、自己维护自己,整个产业链形成闭环,
这简直是商业版 “永动机”。
到时候唯一的成本,就只剩研发技术的钱和生产的时间,
人力这个最大的包袱,直接就甩了。这才是真正的技术奇点 ——
不是什么 AI 觉醒,而是资本找到了彻底不用依赖人力的路。
那些嘴上说 “AI 不导致失业” 的从业者,心里门儿清:
人形机器人的终极目标,就是把人类慢慢从生产链上替换掉。
![]()
还有个更隐晦的真相,没人敢公开说,但资本早看在眼里了:
人形机器人的终极订单,可能藏在 “满足人性需求” 里。
当人形机器人开始被赋予“情感与陪伴”的角色,
当它们能以近乎完美的方式模仿人类的外形与行为,定制个人伴侣
甚至被寄托了“陪伴、延续、乃至替代生命”的想象,
一个新的巨型市场就会被彻底打开。
![]()
这种需求其实一直都存在,
只是过去缺少一个足够真实的载体。
而当人形机器人突破那层伦理与技术的边界,
背后的商业潜能,可能远超工业制造和家政服务的总和。
资本从来不管什么情怀,只看能不能赚钱。
它们疯狂押注人形机器人,本质上是在赌一个
“不用付人力成本 + 有巨量需求” 的未来。
至于我们担心的失业问题、伦理问题,
在资本的收益公式里,都只是 “慢慢解决的小细节”。
变化确实不会一夜之间来,
但资本布局从来都是提前几十年。
等哪天街上到处是机器人干活,越来越多岗位被替代,
我们可能才发现:
那些年大家互相安慰的漂亮话,不过是给彼此的心灵安慰剂。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