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刚收到邮件,你手上的项目又被腰斩了吧?
![]()
六八趴的概率没吓到我,真正刺痛的是群里那句“预算砍了,辛苦大家”。
![]()
我当场把电脑合上,不是生气,是想笑——这剧本早就有人提前写好了退路,只是我们大多数人还在赤手空拳。
真别急着骂公司冷血,数字冷冰冰地说完故事:预算说没就没,占所有烂尾的41%。
这不是谁人品差,是整个牌桌在洗牌。
你要做的不是翻桌,而是藏好底牌,下一局直接翻盘。
我去年就是这么干的。
当时跟摩羯那哥们合作,他在合同里塞了一句没人注意的“知识产权预归属条款”。
我嫌麻烦,差点删掉——现在回头看,这条小尾巴救了我一整年的饭钱。
那项目死得透透的,可我们把拆出的功能模块在平台上公开,标好可商用。
两个月后,我被猎头私信,单价直接涨了三成,用的就是那坨“边角料”。
说到存证,别再苦哈哈手动压缩上传。
现在阿里云和腾讯云的区块链云盘能自动打哈希、戳时间,法院判决直接认。
我测试过一次:改一版PPT,点击上传,哈希值秒出,链上时间戳同步杭州法院节点。
那一刻我突然意识到,摩羯当年手动归档的处女座式严谨,今天变成了一键傻瓜式。
工具的进步没让人变懒,反而把“留一手”的门槛拉低到任何人都能用。
如果你还抱着“项目死了就死了”的心态,相当于把学费白交。
活下来的玩法是:把每个需求文档、UI稿、测试用例拆成带封面的模块,像乐高一样扔进你的作品集。
LinkedIn的调研说,八成五的人已经偷偷这么干了,只是他们在凌晨三点上传,而你还在睡觉。
我上周见了一个咨询顾问,他更直白:把死项目当成二手跑车,拆零件卖。
他把用户调研模板、流程卡、风险checklist按行业整理好,挂到知识市场,标价199到499不等,月流水两万+。
你说这算不算内卷?
当然算,但卷的是那些还在用嘴抱怨的人,不是我们。
最后再劝一句,别把“备份”理解成躲在硬盘里吃灰。
真正值钱的备份,是能从死项目里生出一张新支票。
摩羯的手册思维早就被BAT写进内部风控流程了——人家公司拿它当保险,咱个人为啥不用来当提款机?
别再问“那我今天第一步到底该干嘛”。
打开合同模板,把知识产权条款粘进去;点开区块链云盘,把昨晚加班的脑图传上去;最后把你最骄傲的界面截四张图,挂到平台标价——十分钟搞定。
明早醒来,你可能就多了三个收藏和一条私信:兄弟,这模块怎么卖?
说到底,被砍的不是项目,只是我们还在用旧版本的大脑。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