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们,我刚从朝鲜回来,心里头五味杂陈。这么说吧,去之前我以为自己是去“忆苦思甜”的,回来才发现,小丑竟是我自己。
一下火车,我就被“穷”笑了
![]()
打开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图片
平壤火车站,一下车,那股子属于上世纪的味道就扑面而来。楼是旧的,车是老的,满大街都是穿灰蓝衣服骑自行车的人。导游是个朝鲜姑娘,张嘴第一句就是纪律:不能乱拍,不能提南朝鲜,手机随时备查。
我心想,得,这趟算是来体验“纯净版”生活了。
结果第一天晚上,我就被这里的物价整不会了。路边小馆子,冷面两块钱一碗,扎扎实实;大同江啤酒一块五一瓶,冰凉解渴。我兜里揣着提前换的几百块朝鲜币,感觉自己像个土财主。一斤土豆五毛,一斤苹果一块,猪肉?最好的里脊才卖四块钱一斤!我当场算了一笔账:这儿的普通工人,月薪三四百,听起来寒碜,但人家买五百斤土豆或者一百斤猪肉眼都不带眨的。
反观咱们呢?月薪八千,听起来是个人物了。去菜市场掂量一下,三十块钱一斤的排骨,买两斤心都在滴血;随便一杯奶茶二三十,一口下去半斤土豆钱就没了。咱那八千块钱,经花吗?好像啥也没买,钱就没了。
![]()
图片
一次对话,把我给整破防了
在开城,我跟一个能拿“高薪”——月入八百块的工厂小伙聊天。他好奇咱中国啥样,我本着不炫富的原则,谦虚地说:“普通工人,一个月大概三四千吧。”
他眼睛瞬间瞪得像铜铃,掰着手指头算:“三千块?那得买多少斤大米啊!(他们那米价按配给算很便宜)你们是不是家家都有小汽车?手机是不是都能看美国电影?”
我当时就噎住了。我能怎么说?说我们确实很多人有车,但是贷款买的,每天堵在路上骂娘?说我们手机确实能看全世界,但大部分时间用来刷短视频、焦虑地看房价和加班?我只能含糊地点头:“啊…对…差不多吧。”
那一刻,我感觉自己特虚伪。我们拥有得那么多,但为什么在一个人均收入是我们十分之一的人面前,我竟然有点…抬不起头?
![]()
图片
咱们拼命卷的,人家生下来就有
在朝鲜,最让我破防的不是物价,是那种“国家给你兜底”的底气。
房子: 结婚?分房!八九十平的精装房,直接给你钥匙。没有公摊,没有房贷,水电煤气还基本免费。咱们这儿呢?结个婚,等于背上三十年债,两口子一起当银行的终身长工。
看病: 全民免费。从感冒发烧到开刀手术,医院里就没“收费处”这个窗口。咱们这呢?一场大病,就能轻松拖垮一个中产家庭。很多人平时骂骂咧咧素质低,在医院插个队、抢个号,那素质就更没法看了,都是让现实给逼的。
教育: 全免费,还包分配工作。孩子不用从幼儿园就开始卷奥数、学英语。他们的梦想很朴实:当医生、老师、工程师,因为他们相信好好学习就有好出路。咱们这呢?家长陪作业陪出心脏病,学区房炒成天价,全家围着孩子转,就为在独木桥上抢个位置。
![]()
图片
咱们笑人家“笼中鸟”,人家看咱们是“卷心菜”
是,咱们能自由上网,能刷遍全世界。但结果是呢?焦虑,无穷无尽的焦虑。看别人出国旅游了,你焦虑;看别人买豪宅了,你焦虑;看别人孩子上名校了,你更焦虑。手机一关,只剩下疲惫的自己和对未来的迷茫。
人家朝鲜呢?下班铃声一响,厂子里的人说说笑笑就往外走,骑上自行车,去菜市场买点便宜菜,回家跟老婆孩子吃饭。周末了,一家人真能其乐融融地去公园野餐,拉手风琴,唱歌。街上没那么多灯红酒绿,但也没那么多诱惑和比较。
他们的生活,像一条平静的溪流;咱们的生活,像被扔进了滚筒洗衣机。
![]()
图片
回国的火车上,我悟了
离开时,我看着窗外阳光下骑车的朝鲜人,他们脸上那种平静,是我在国内北上广深行色匆匆的路人脸上很少看到的。
我们总嘲笑人家信息闭塞,活得没有自我。但反过来想,咱们被海量信息轰炸,被消费主义绑架,被社会时钟催着跑,活得就有自我了吗?我们月薪八千,却活得像个月光族;他们月薪八百,反而实现了“菜场自由”和“下班自由”。
说到底,这根本不是谁比谁更高级的问题。而是一个最朴素的道理:人活着,到底图个啥?
从朝鲜回来,我看着自己手机里那些待还的信用卡账单和花呗,看着工作群里@全体成员加班的消息,第一次,对那种“月薪八百”的简单生活,产生了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羡慕。
#我的过冬仪式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