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的中国,正处在国际封锁的环境中,西方世界对这个新生的社会主义国家充满误解。就在这一年,一位特殊的客人来到中国,他就是英国陆军元帅蒙哥马利。
这位73岁的二战名将,此前曾公开表示“中国对世界的威胁更甚于俄国”,带着这样的偏见,他顶着英国政府的压力,以个人名义踏上了访华之路。
当时中共中央经过反复斟酌,毛主席力排众议决定亲自会见他,谁也没想到,这次访问会彻底改变蒙哥马利对中国的看法。
蒙哥马利首先提出要看中国陆军的训练,部队准备了射击和格斗表演。表演持续了几个小时,最让他关注的是多人刺杀方阵。看着几百名士兵的动作像一个人做的,刺枪时的呐喊整齐有力,蒙哥马利心里犯了嘀咕,他觉得这可能是专门挑选的军官组成的表演队。
![]()
他突然向在场的司令员提出,想走到方阵中间看看,还希望士兵们脱下帽子。司令员虽然疑惑,但还是照办了。蒙哥马利在方阵里走了一圈,仔细看了每个士兵的脸庞,发现全是年轻士兵,没有一个军官。
作为带兵几十年的军事家,他清楚这样的纪律性和协调性有多难得。离开军营后,他在笔记里写道,这样的军队如果迎战,任何精锐部队都难有胜算。后来他在英国《泰晤士报》上公开表示,不要挑战中国陆军,那将会是有来无回。
第一次访华结束后,蒙哥马利心里还有不少疑问。1961年,他再次访华,这次提出要去中国的基层城市看看。周总理安排他去了包头、延安、西安等地方,让他从普通人的生活里了解中国。
那段时间,他进过工厂,看过田间地头,甚至走进过澡堂。西方媒体一直宣传中国闹饥荒,人民食不果腹,可他在工厂里看到工人们围着机床忙碌,车间里满是机器运转的声响;在农村,农民们扛着锄头下地,田埂上还有人在修水渠。
![]()
澡堂里的汉子们虽然瘦,但身上都是结实的肌肉,这是长期劳作的证明,绝不是挨饿的样子。他随机问过几个工人和农民,“你最听谁的指挥?”得到的答案全是“毛主席”。这种发自内心的拥护让他震撼,他见过不少国家的民众,却从没见过这样团结的群体。
他意识到,这样的民族只要拧成一股绳,就没有打不垮的困难,这是任何敌人都要忌惮的力量。
两次访华期间,蒙哥马利和毛主席见了面。谈话快结束时,他忍不住问了一个关键问题:“中国发展这么快,几十年后其他国家该怎么应对?”言外之意是担心中国崛起后会发动战争。
毛主席听完很平静地回答:“中国一定会变强,但中国不喜欢战斗。”接着聊起中国历史,说中华民族从来不是靠侵略掠夺立足的。蒙哥马利看着眼前的中国领导人,没有回避封锁的困境,谈起世界局势时条理清晰,眼神里全是自信。
![]()
他突然明白,这个国家的底气不仅来自军队和民众,更来自这样襟怀磊落的领导人。毛主席还告诉他,中国的原则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要是有人来犯,就坚决反击。这句话让蒙哥马利彻底放下了偏见。
回到英国后,蒙哥马利立刻召集西方政要,认真提醒他们,中国有三点很可怕,千万别惹。第一是训练有素的军队,纪律性和战斗力世界顶尖;第二是团结一致的民众,勤劳坚韧又拥护国家,这样的民族凝聚力不可战胜;第三是胸怀和平又坚定自信的领导人,能带着国家走正确的路。
当时不少西方人不以为然,但后来的历史慢慢印证了他的话。中国靠着军队保家卫国,靠着民众勤劳建设,靠着领导人的智慧突破封锁,一步步站在了世界前列,始终坚守着和平发展的承诺。蒙哥马利的这次访华,也成了西方世界重新认识中国的重要开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