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我国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总设计师张福安去世了。这样一位“国之重器”的离开,没有引起过多的关注,他的告别低调得犹如他的一生,整整60年瞒着全世界,为中国玩命研究,一直到2022年,他的名字才正式被公开。
原因很简单,张福安从事的研究工作离我们太遥远,对国家安全又太重要,了解他的一生后你会惊呼,原来我们能享受现在的平安,背后是无数个张福安在负重前行。我们头顶的那一片蓝天,之所以能如此平静澄澈,是因为张福安设计的第三代防空导弹武器,构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
![]()
1939年张福安出生,了解近代历史的朋友一看这个时间就明白,那是个水深火热的年月,日寇横行,中国人被欺负得抬不起头来。张福安发誓一定要改变这种现状,工业兴国、国防兴国是那个时代年轻人的首选途径,为中国之崛起而读书的种子,一早就在张福安心里种下了。
新中国建立初期依然危机四伏,败逃台湾的国民党不甘心失败,总是伺机反扑,想靠着美国的先进装备,彻底搞垮新生的中国政权。从1949年10月开始,蒋介石就频繁派出飞机,对上海等重要城市进行狂轰滥炸。
![]()
当时我们的防空体系还没建立,面对先进的美式飞机毫无还手之力,这让蒋介石更加得意,1950年年初,派出了12架美制B24轰炸机长驱直入,对着上海的交通枢纽、工厂码头等重点区域疯狂投弹,造成了370人死亡。
更令人发指的是,在当年2月6日,国民党又卷土重来,派出不同型号共17架战机,在上海城区上空肆意盘旋,上海很快就陷入瘫痪,全城停电,交通阻塞,几千家厂房和民居化为灰烬,一千多被炸死,这就是建国后性质最恶劣的“二六”大轰炸。
![]()
彼时中国的领空大门洞开,任谁都可以肆意侵犯,这其中的屈辱和愤怒时刻煎熬着张福安,保卫祖国的领空成为他此生最大的目标。1956年,张福安以优异的成绩,顺利考入了西安交大的工业企业电气自动化专业。
此后他就一头扎进了中国的航天航空事业,在航天二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是我国最大的空天防御导弹研发单位)担任科技委副主任,也是国家重点型号的总设计师,一生中获奖无数,每一枚奖章都相当有分量。
![]()
1962年对中国的国防事业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刻,这年我们空军,第一次击落了先进的美式U-2高空侦察机,彻底扭转了只能被动挨打的局面。
这年9月的时候,国民党空军派出U-2侦察机,悄悄从福建潜入大陆,进入南昌市上空后被锁定,我军立马通过地空导弹将其击落。看着地面的飞机残骸,所有人都喜极而泣,被欺负了这么多年,终于可以在空战上扬眉吐气了。
![]()
消息传到周恩来耳中,他立马打来电话祝贺,称赞这一战是中国空军的“伟大胜利”。因为不久前同样型号的战机,刚入侵过苏联的领空,结果强大如苏联只能将其驱逐,我们却是实打实把它给打了下来。当天晚上,立下大功的2营就开了一场庆功大会。
在央视制作的纪录片中专门提到了这事。U-2之所以难搞,是因为飞行高度超过了我们的导弹射程,所以有个“黑色幽灵”外号。按照当时的技术条件,能把U-2击落难于登天,但国家下了死命里,必须打,而且一定得击落!
![]()
超过射程最大的问题就是精度无法把控,当我们好不容易用雷达锁定目标,发射的导弹却像打到了空气上,理论上应该击落,但现实中U-2依然完好无损。经过反复计算后确定,U-2发射了干扰信号,雷达瞄得越准打得越歪。
所有人都明白,击落第一架U-2只是一个开始,要把这样的高光时刻继续保持下去,必须研制出真正能够制敌于死地的武器。
![]()
问题搞清楚了,研究方向也最终确定,就是要研究出能抗干扰的新型导弹,藏在幕后的张福安等研发人员,卯足了劲跟时间赛跑。第一阶段测试时,导弹点火后几秒钟,发动机就出现了故障,直接当场爆炸,所有人都心血都在那一刻被炸得粉碎。
但没时间难过,失败了就再来,又是无数个日日夜夜的没命研发,终于在1967年,成功研制出红旗-2地空导弹系统,这是我国自己研发的第一款地空导弹。这年9月,红旗-2在实战中成功击落了一架U-2侦察机,首战告捷。
![]()
如果说1962年击落U-2时我们还没有十足把握,甚至有些运气的成分,那么拥有红旗-2地空导弹后,每一次面对空中威胁,我们都能够底气十足。
据说当时美国非常震惊,还特意打听中国用了什么黑科技。时任外交部长陈毅呵呵一笑说,我们哪有什么秘诀,当然是用竹竿子给捅下来的。
1992年国际局势发生变化,张福安临危受命接手新工作,成为了我国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的总设计师,身份越重要肩膀上的担子越重,这一点他心里比谁都清楚,但依然二话不说就接下了任务。
![]()
仅仅过了3年,他就带领研发团队拿下了5大关键技术,他手下的科研人员,后来全都成长为行业的中流砥柱,是一支技术过硬的超级团队。在这几十年里张福安的名字一直受到严格保密,外界对他知之甚少。
2009年的阅兵式上,我国第三代防空武器第一次在公众面前亮相,彼时的“无名氏”张福安,在人群中默默看着眼前的一切,留下了欣喜的泪水。
![]()
一直到2022年,张福安和一批同样隐姓埋名的科学家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公众面前。这年4月是我国第七个航天日,在航天二院举办的主题活动上,主持人隆重推荐了一本名为《导弹人生》的书,书中记录的正是这十二名功勋的伟大事迹。
之所以在这个时间点公开他们的身份,是因为他们都已经退休,而且过了脱密期,可以从幕后走到台前了。可以想见在此之前他们的工作压力有多大,隐姓埋名、远离喧嚣,默默守护着14亿人的平安。
澎湃新闻 我国第三代防空武器系统总设计师张福安逝世,曾长期隐姓埋名为国奉献
环球网 隐秘而伟大!他们的名字终于“向全社会公开”
新民晚报 “二六”大轰炸中的秘密战(上)
腾讯网 人民空军高光时刻——1962年9月9日,空军部队首次击落U-2高空侦察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