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香港楼市的节奏,彷彿从沉寂的低谷突然转为澎湃的高峰。第三季一手住宅买卖登记宗数如同注入强心针,瞬间激活市场动能。土地注册处数字显示,今年首三季一手私宅买卖登记累积达14,482宗,其中第三季单季录得5,530宗,较第二季的5,240宗上升6%,连续两季增长,创下近五季新高。更令人振奋的是,这一季的登记宗数比去年同期的2,323宗暴涨1.38倍,这不仅是数字上的突破,更是市场信心回暖的明确讯号。
发展商们的策略亦功不可没。他们精准地将新盘定价贴近市价,犹如在对潜在买家说:“现在就是最佳入市时机。”这种定价策略不仅吸引了大量用家,也让投资者重新审视楼市的潜力。
然而,热度背后的金额走势却略显波动。第三季登记总值达600.12亿元,虽然较上季微跌5%,但仍是近五季第二高水平。平均每宗售价则下滑9.6%,至约1,085.2万元。这是否意味着买家更精打细算?还是市场正在调整步伐,为下一波升势蓄力?在低息环境的预期下,这些数字不再只是冷冰冰的统计,而是反映出楼市正在酝酿新一轮的价值重估。
从地区分布来看,港岛区表现最为亮眼。登记宗数由上季的358宗激增至1,353宗,升幅高达2.78倍;登记金额亦同步跃升1.43倍至236.21亿元。这种爆发式增长,或许与高端买家的青睐有关,也可能是发展商推盘策略精准命中市场需求。
九龙区则相对平稳,登记量微跌2%至1,492宗,但登记金额却重挫48%,仅得171.32亿元。这是否意味着买家正转向更亲民的选项?还是高价盘暂时退场,市场重心向中价位靠拢?
新界区方面,登记量由高位回落20%至2,685宗,登记总值微跌4%至192.59亿元。尽管如此,新界仍稳居销量冠军,占第三季新盘登记近49%。在十大热卖楼盘榜单中,新界更是独占七席,显示出其强大的吸引力与市场基础。
若将目光聚焦至十大热卖新盘,第三季屯门“NOVO LAND 3A期”以423宗登记夺冠,总值22.39亿元,平均售价约529万元,展现出亲民价格的吸引力。紧随其后的是日出康城的“凯柏峰II”,录得383宗登记,总值24.87亿元,平均售价约649万元;港岛南岸的“滶晨”则以369宗登记位居第三。
值得注意的是港岛南岸2期的“扬海”,虽仅录得6宗登记,却以平均4,338万元的高价拔得头筹,堪称第三季内的奢侈品。相对地,大埔“上然3期”的平均售价仅399万元,显得更为接地气。这种价差不禁令人思考:在楼价分化的时代,谁才是真正的赢家?是手握资金的高端投资者,还是首次置业的年轻家庭?
继10月底出现年内第二次减息后,年底尚有一次减息机会,息口或将持续步入下行通道,这对用家及投资者而言无疑是个吸引的利好消息。加上市况转暖,港股今年大涨所催生的财富效应,正吸引资金如潮水般涌向楼市。
此外,高才通与专才计划所带来的内地资金,更象是精明的猎手,趁楼价尚未飙升前低位吸纳。最近几个新盘首轮即沽清,便是最有力的证明。
若第四季每月能维持1,800至2,000宗一手登记,单季有望录得达近6,000宗,按季再升8.5%。全年一手买卖则有望突破2万宗大关,创下自2020年以来六年新高。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楼市棋局中,每一宗交易都象是棋子,推动更大的格局。作为买家,你会选择现在入局,还是静观其变?毕竟,机会总是青睐有备之人,而楼市的下一波浪潮,已然在转角处蓄势待发。

来源:香港经济导报
作者:陈海潮 利嘉阁地产研究部主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