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让步了?荷兰首相:中方同意恢复安世出口,对张学政保持免职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
本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谢绝转载
11月7日,荷兰首相斯霍夫表示,中国已经同意恢复从中国内工厂交付安世半导体的芯片,不过对张学政的免职决定还是继续保持。
好玩的来了,11月8日,我们这边表示,中国只是同意了荷兰经济部派人来我们这边进行磋商的请求,我们还表示希望荷兰不要只口头表态,要采取实质性行动。
换句话说,荷兰是想要钱又要脸,而我们这边直接把问题放在台面上,要货,就要先有行动。
![]()
荷兰现在有点急。
十月初,荷兰政府借着美国公布所谓的50%穿透规则为理由,强行接管了安世半导体总部,撤了中国籍CEO张学政的职务,冻结了中国母公司闻泰科技的股权。
为什么这么横呢?
荷兰法庭文件显示,早在今年6月,美国商务部就和荷兰外交部开会,明确要求撤换张学政,所以背后有美国人撑腰。
那我们立马反制,停了中国工厂的芯片出口,全球汽车产业链当场懵逼。
大众、宝马这些车企的零部件供应商都急了,芯片断供谁顶得住?
于是到了10月底,特朗普先软了,暂停了50%穿透规则,这就把荷兰给架起来了。
不过荷兰还想硬气一下。
11月5日,荷兰安世半导体发了个声明,一边欢迎中方恢复出口,一边死咬着张学政的职务不放。
还特意强调:张学政已被暂停董事职务,不再担任CEO,任何相反说法都是不正确的。
![]()
这是啥意思?就是我要你的货,但你的人我说了算。
荷兰安世还提了两个条件:一是先把之前暂停的晶圆采购费付了,二是不保证中国工厂10月13日之后的产品质量,让客户谨慎选购。这话说的,就差直接说中国造的不行了。
问题来了,安世的晶圆产能在欧洲,但封装测试的核心能力在中国。
你冻结了中方的管理权,还要咱们付钱?荷兰方面拖欠东莞工厂10亿元货款,反倒好意思说中方拒付款。
你看看这事的本质:荷兰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接管安世,实际上是在否定中方对自主收购企业的控制权。
![]()
张学政被撤职,让中方股东在实际治理中话语权大打折扣,甚至荷兰法院没有公开审理,就根据一些外国高管的要求,暂停了中方CEO的职务。
中方连申辩时间都没争取到,这谁受得了?
所以这不是一家企业的事情,而是对控制权的博弈。
如果我们在这事儿上让步,那以后中国企业出海,都有风险,谁知道辛辛苦苦花大价钱买下来的东西,会不会突然又被「充公」。
所以中方的反应很简单,张学政的职务不是简单的人事问题,你不恢复职务,那就不能恢复供货。
荷兰经济事务部已经在内部测算了,如果断供持续到2026年一季度,安世全球销售额将下滑15%,荷兰本地工厂因缺少中国原材料也要跟着减产,直接威胁2000个工作岗位。
2000个岗位听起来不多,但别忘了,荷兰是个小国家,人口还没有我老家成都多,这些岗位含金量又很高,荷兰会面临重大损失。
不过有一说一,这事对中国产业链来说,反而是个机会。
安世中国工厂若继续停摆,国产替代正好乘势而上。
华润微、士兰微、比亚迪半导体已经接到多家车企加单,28纳米以上车规功率器件国产线产能利用率从75%提升到90%,交期反而比安世更快。
荷兰想靠声明两边吃,却忘了供应链的开关如今握在谁手里。张学政回不回到CEO位置,不是面子问题,而是中方要不要给货的现实选择题。
这场僵局接下来只有两个结果:要么荷方全面解除冻结,要么市场把安世空缺拱手让给国产厂商。
荷兰政府想靠一纸行政令把中资企业踢出局,结果发现踢出去的是自己未来的订单。
冻结了咱们的管理权,还要咱们继续付钱,还要咱们的货,这是典型的既要又要还要。
![]()
现在局势其实非常清楚,中国已经把话说明白了:空话无用,只有实际行动才有意义。
你要货可以,先把张学政请回CEO位子再说。
做不到就别谈,继续耗着,大不了看谁先撑不住。
![]()
各位大佬觉得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