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用一招安世拆分,让荷兰在40多天彻底的感受了一把什么叫做里外不是人。也让他感受到什么叫做世态炎凉,为了配合美国的穿透性政策强抢了中国企业,但是中美的关税休战,美方的收手让荷兰如同小丑一般的晾在那里。
欧洲其他国家,在荷兰抢夺完中国企业之后各种装瞎默认,可是当供应链的危机落到他们自己头上的时候,他们都有缓和了态度,说起了断供的严重性。呼吁中荷沟通解决问题,给局势降温缓解供应链危机。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本着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的原则,在11月1日中方商务部发声有需求的客户可以联系中国商务部解决断供危机。11月8日,欧盟委员会贸易和经济安全委员马罗什·谢夫乔维奇发声,称中方已经同意向欧洲汽车行业供应芯片,但是又一个之前没有过的前提条件,那就是购买方必须作出承诺,这些芯片仅将用于民用用途。德国日本英国的汽车商也中方已经开始正常供货。
中方的这个前提条件,发挥的效果如同稀土一般,在卡脖子领域上又给欧洲上了一层枷锁,这都得益于安世半导体的行业分量,他是全球最领先的分立器件、功率器件和逻辑器件制造商,其产品广泛用于汽车、消费电子、工业控制,航天,军工,手机充电模块、家电的控制电路,都有他的身影存在。而正因为他的重要荷兰才朝他下手,但是荷兰忘了他真正的产能命脉在中国。
![]()
即便总部和安世在外的30个主体被控制,中方当机立断叫停出口,拆分安世,随后依托安世中国依托国内的市场份额,还本土晶圆厂来继续生产,又抛出了“个案审批”接上了全球汽车供应链。稳住了大局拿下了市场,一番行云流水的操作让全世界又一次见识了什么叫做效率,什么叫做全产业链。
拿着空壳的荷兰,看着被拆分的安世,放软了语调同意谈判,但是依旧是一副强盗嘴脸提出了2个条件可暂停接管安世
1、中国同意恢复出口芯片
2、安世荷兰和安世中国的财务问题需解决
却闭口不提恢复CEO,解冻资产,承担全责的问题。中方对于荷兰的表态,作出了回复:荷方表态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应采取实际行动,所以即便中方同意荷兰派人来华面谈,但是这一切的前提条件,就是荷兰承认错误,承担责任,归还被中企资产,如果做不到这些只能是来了也白来。
![]()
毕竟安世的产业链和市场全部都在中国手上,虽然中国保持着一个大国的冷静克制,但这件事不会轻易结束,荷兰的举动反映了欧洲对中国崛起的敌视和去中国化,但是在供应链高度契合的今天,去中国化除了不可行做不到之外,中国还又一次的靠着实力牢牢的将他们捆在中国的供应链上动弹不得。
虽然不知道安世事件最终会用什么方式解决,但是唯一可以确定的是,中国不会给荷兰第二次强取豪夺的机会。也会让全世界看到抢夺中国企业必须付出的代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