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县信息港网站:www.caoxian.tv
![]()
![]()
深秋的鲁西南平原,寒意渐浓,但曹县大集镇丁楼村的空气里却弥漫着炽热的忙碌气息:作为全国最早兴起农村电商的“淘宝第一村”,这个376户人家、90%以上村民投身电商的村庄,正迎来一年一度的“双11”备战冲刺。从家庭作坊到产业集群,从肩挑人扛到跨境出海,从单一演出服到多元服饰矩阵,丁楼村用16年时间书写了农村电商的逆袭传奇。
如今,随着2025年“双11”购物节战线提前拉长,村里的厂房机器轰鸣,云仓备货充足,物流车穿梭不息,家家户户都在为这场电商盛宴全力冲刺。去年全村七八亿元的营业额已成过往,今年丁楼村村民带着迭代升级的产品向着更高目标发起冲击。这里既有老商户坚守中的转型突破,也有年轻人返乡后的创新探索,两代创业者的奋斗故事交织在一起,在这个丰收的季节,奏响了属于“淘宝第一村”的备战序曲……
![]()
从一台电脑到千亿市场:丁楼村的电商逆袭起点
丁楼村的电商产业始于2009年那台改变命运的电脑。当年38岁的任庆生,在妻子周爱华的反复劝说下,咬牙花光积蓄买了村里第一台电脑,又借了1400元拉上网线,忐忑地开出了丁楼村第一家淘宝店。彼时的丁楼村,还延续着祖辈传下来的影楼服装生意,家家户户的小作坊里,缝纫机动个不停,做好的衣服要么肩挑人扛到全国各地摆摊,要么走街串巷上门推销,辛苦却赚得微薄。
“开店前五个月都没开张,我骑着自行车往县城发货,来回几十里路,冬天冻得手都握不住车把。”如今已是52岁的丁楼村支书任庆生,回忆起创业初期的艰辛,笑着说。终于,第五个月的一单生意让他看到了希望:36套影楼服装,净赚600元。而巧合的是,同年淘宝商城策划的“光棍节”购物节,正是后来“双11”的雏形。命运的齿轮在此刻悄然转动,丁楼村的电商基因自此觉醒。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任庆生的成功点燃了全村人的创业热情,家家户户纷纷效仿,电脑、网线成了村里最抢手的“致富工具”。村里的老商户丁培环,从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做影楼服装生意,最初靠着赶集摆摊、上门推销维持生计,辛苦一年也赚不了几个钱。2014年任庆生当选村支书后,手把手教他做电商,从开店运营到客服售后一一指导。“刚开始连打字都不会,书记就带着我们参加电商培训,现在我们家开了7个网店,效益比以前翻了几十倍。”丁培环的厂房里,如今摆满了即将发往全国各地的演出服和汉服,谈起电商带来的改变,他笑得合不拢嘴。
![]()
16年深耕,丁楼村早已不是当年的小村落。如今村里不仅有淘宝店、1688店铺、拼多多店铺,更有不少村民涉足跨境电商,将产品卖到了近百个国家。任庆生的家庭作坊也升级成了拥有稳定合作外贸企业的加工厂,不用365天养工人,而是通过与三四家外贸企业对接,在订单高峰期实现规模化生产,既节省了劳动力成本,又保证了供货速度。“现在我家大女儿女婿都在厂里上班,二女儿学的服装设计,专门负责产品研发,我妻子管采购和生产,一家人各司其职。”任庆生说,女儿们带来的新思维,让自家产品总能紧跟市场潮流。而丁楼村也从当年“没有一辆面包车”的贫困村,发展到如今300多户人家拥有500多辆家庭轿车的富裕村,电商真正改变了全村人的生活。
![]()
老匠守艺、青年创新:两代人织就“双11”备战图景
进入10月,丁楼村彻底进入“备战状态”,备战“双11”的忙碌场景随处可见。作为全年第二个销售高峰,从11月15日到次年1月底的订单旺季,承载着村民们对全年收入的期盼,而“双11”正是这场旺季的重头戏。今年的备战节奏比往年更早,从10月中旬开始,村里的订单量就持续攀升,比往年整整提前了半个月。
在任庆生的加工厂里,数十名工人正加班加点赶制订单,缝纫机的哒哒声此起彼伏,空气中混杂着布料和丝线的味道。“现在每天能生产上千件衣服,主要是国学服、汉服和演出服,都是‘双11’的备货。”任庆生介绍,为了应对旺季,他们提前三四个月就开始备货,从面料采购到款式打样,每个环节都精益求精。今年他们推出了100多个产品款式,同时淘汰了部分旧款,既保留了市场认可的经典款,又加入了织锦工艺、刺绣元素等新设计,让产品质量和颜值同步提升。
![]()
00后创业者韦智文的直播间里同样人气火爆。2023年,他辞掉了国企工作返乡创业,看到村里服饰电商竞争激烈,便另辟蹊径做起了农产品电商,将当地的食用菌加工成木耳丝,专供螺蛳粉和预制菜企业。“刚开始跑客户的时候,被拒绝了很多次,我就天天去螺蛳粉店蹲点,终于打动了采购负责人,拿下了第一单。”韦智文说,今年“双11”他专门推出了农产品组合套餐,在拼多多、抖音等平台同步销售,目前预售订单已经排到了11月中旬,年产值有望突破1000万元。
丁楼村的备战热潮,离不开村民们的各司其职。除了直接生产服饰的农户,村里还有不少人从事配套服务:有的专门销售包装材料,有的开起了为电商从业者服务的餐饮店,有的经营缝纫机维修,还有的做起了物流配送。在一家包装店里,老板正忙着清点纸箱和快递袋,“‘双11’前后是最忙的,每天能卖上千个纸箱,得提前备货才够卖。”为了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丁楼村的商家们推出了高、中、低不同档次的产品,价格从几十元到一百五十元不等。“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客户既看重质量,也在意价格,尤其是孩子的演出服,性价比很重要。”任庆生说,他们的定制订单大多在80到180元之间,凭借过硬的做工和合理的价格,积累了大量老客户。
针线里的致富密码:全村联动赴一场电商盛宴
丁楼村的“双11”备战,不仅有村民们的自发奋斗,更有当地镇上推出一系列政策,为电商企业和商户消除后顾之忧。
“我们为电商企业商户量身定制了电商贷,协调仓储空间,还组织了‘政府+企业+商户’联合线上直播,就是要帮大家拓宽销路、降低成本。”大集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汲云朋介绍,针对“双11”期间的物流压力,政府提前与物流企业对接,优化配送路线,确保包裹能及时收发。在曹县物流公共服务中心,每天进出港快递量已达到60万到70万单,并且还在持续上升,中心提前准备了51名后备人员和80余辆运输车辆,全力保障物流畅通。
![]()
此外,为了提升商户的经营能力,镇上定期举办电商培训班,邀请专业人士讲解平台规则、直播技巧和产品设计。针对老商户转型难的问题,专门开设了“电商进阶课程”,从品牌打造到跨境运营一一辅导;对于返乡创业的年轻人,则提供创业补贴和场地支持,帮助他们快速起步。韦智文就享受到了政府的创业扶持,不仅拿到了启动资金,还获得了“曹献优品”区域品牌授权,让他的农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
曹县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则瞄准“三个升级”,为包括丁楼村在内的全县电商产业赋能。“我们推动网红变长红,让曹县电商品牌口碑源远流长;推动制造变‘智’造,用AI赋能产品设计和生产;推动单打变抱团,整合资源实现产业集聚发展。”中心副主任刘霞介绍,从前的曹县电商是“无中生有”,未来要实现“有中生优”,让曹县电商的招牌更亮、走得更远。
在村民的努力下,丁楼村的电商产业持续壮大。数据显示,如今曹县全县电商企业达8476家、网店9.12万余个,直接带动35万人创业就业。作为其中的佼佼者,丁楼村今年借助“双11”的东风,有望再创新高。
夜幕降临,丁楼村的灯光依旧明亮,厂房里的机器声、直播间的讲解声、物流车的鸣笛声交织在一起,新的“双11”电商大战即将拉开序幕……
来源:新黄河客户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