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运的公路自行车男子个人赛,是全运会历史上首次跨境办赛。赛道从珠海出发,通过澳门大桥到达澳门氹仔,经港珠澳大桥到达香港大屿山,再经港珠澳大桥到达横琴后,回到珠海香洲区,全长230公里。
![]()
这样一场比赛,涉及到口岸通关、竞赛组织、监管互认、信息互通等方方面面的工作,粤港澳三地是如何实现让运动员“无感通关”,顺利完赛的?昨天下午,在十五运筹备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记者找到了答案。
因为赛道涉及粤港澳三地,比赛途中运动员要先后6次通过三地口岸,通关,是整个公路自行车赛顺利进行,需要打通的重要关卡。发布会上,十五运会组委会副主任、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政务司司长陈国基透露,早在前期准备中,团队就创新设计了“查验前置+闭环管理”的通关模式,简单来讲,就是比赛中运动员通过口岸时,借助高科技手段,通过三地信息互通,已经提前完成查验通关。
![]()
记者了解到,参赛运动员都会戴上全球定位系统的手环,同时,赛道设置直播监控,实时传播运动员的位置和动态,所有车辆搭载芯片,数据传送到后台,实现零延时零等待。按照经验,车手比赛时时速不低于40公里,有了上述准备,当自行车队驶过港珠澳大桥等口岸时,完全可以不踩刹车通关。
值得一提的是,公路自行车赛是具有观赏性的户外赛事,也是观众参与度较强的比赛。十五运之前,三地就举办了一场公路自行车测试赛,让全国各地的观众,通过直播画面,感受澳门明珠塔、香港大屿山、珠海海岛“日月贝”歌剧院的美丽风光,在观赛的同时,畅享视觉、听觉的盛宴。昨天全运会的比赛现场证明,这样一场跨境赛事,不仅串联起三地地标,而且成功激发各地观众对粤港澳风土人情的好感,展现了大湾区紧密发展的新格局。
![]()
发布会上,陈国基司长表示,这种跨地域的合作模式确保赛事顺利进行,促进大湾区合作机制,提供宝贵的实践机会,建立更加密切的合作关系,三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未来吸引更多赛事落户大湾区和香港,提升体育影响力与竞技水平。
撰文:新民晚报记者 金雷 广州今日电
图片:新华社图
编辑:沈毓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