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北京频道
人民网北京11月9日电 (记者鲍聪颖)“我们的课堂,在蓝天下;我们的校园,没有围墙!”——这一充满诗意的教育愿景,正在北京丰台区成为生动的实践。
11月7日,“丰台区乐学公园全面启动仪式”在北京十一学校丰台小学举行。活动以“乐学无界:校家社协同新质教育探索”为主题,全景呈现“公园+”教育模式的创新实践,标志着“乐学公园”从33所试点校的先行探索,正式升格为全区统筹推进的重点育人工程。
![]()
据悉,自2025年3月《丰台区创建乐学公园三年行动计划》发布以来,该区116座公园系统化转型为“立体教科书”,构建起“乐学园地、乐学公园、精品基地”三级网络。此次全面启动,意味着更多学校将加入“乐学公园”建设行列,推动“政府统筹—部门联动—学校主责—社会参与”的多元共治机制走向深入。
作为首批“乐学公园”试点校,北京十一学校丰台小学全景呈现了石榴文化节、马路诗歌节、餐桌上的生态课、行走的生物学、自然体育课、公园里的艺术课、校园地景项目路演七大实践场景,生动诠释了“空间无界、课程无界、角色无界、成长无界”的教育理念,全面展现校、家、社协同育人的创新路径与生动成果。
![]()
北京十一学校丰台小学校长曹君在活动中阐述了学校的探索之路:“我们始终在追问:教育的边界就是学校的边界吗?‘乐学公园’正是我们对‘新域新质教育’的实践回应。通过打破四种‘失联’——孩子与自然的失联、思想与现实的失联、成长与支持的失联、学习与生活意义的失联,我们构建起‘空间无界、课程无界、角色无界、成长无界’的教育新样态。”
记者了解到,乐学公园全面启动后,各中小学都将研发跨学科的乐学公园课程。根据《丰台区乐学公园课程建设指南》,课程研发将增强课程与场地自然生态、历史文化及学段学情的有效适配,增强课程与公园设计、施工、维护等真实实践的有效结合。课程建设也将强化技术与专业支撑,增强AI大模型、生态监测设备及自然教育师、高校专家等资源的有效运用等。
“我们正从‘试点探索’迈向‘体系化推进’。”丰台区教委副主任曲兆军表示,未来,丰台将围绕“教育更智慧、城市更美好、人生更出彩”三大路径,通过课程专业化、运营可持续化、平台智能化、品牌国际化,将丰台打造为“学习型城市”的示范区域,并拓展“教育+博物馆”“教育+企业”等多元乐学空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