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今天是11月09日
欢迎收看
新华每日播报·一周精选 镜观中国
![]()
我国实现钍基熔盐堆研发突破
记者11月1日从中国科学院获悉,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牵头建成的2兆瓦液态燃料钍基熔盐实验堆近日首次实现钍铀核燃料转换,在国际上首次获取钍入熔盐堆运行后实验数据,成为目前全球唯一运行并实现钍燃料入堆的熔盐堆,初步证明了熔盐堆核能系统利用钍资源的技术可行性。这是10月24日,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武威园区,科研人员在实验堆加料-取样热室工作。
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 摄
![]()
黑龙江现“跑冰排”壮景
10月30日,黑龙江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黑河边境管理支队花园边境派出所民警在“跑冰排”的黑龙江黑河段江岸边巡逻(无人机照片)。
近日,黑龙江干流各江段陆续进入流冰期,江面上形成壮观的“跑冰排”景观。
新华社发(韩飞摄)
![]()
中国第42次南极考察队起航
11月1日在中国极地考察国内基地码头拍摄的“雪龙”号与“雪龙2”号起航仪式现场。
11月1日,由自然资源部组织的中国第42次南极考察队从上海出征,奔赴南极。此次考察由“雪龙”号和“雪龙2”号两船共同保障,预计于2026年5月完成任务后返回国内。
新华社记者 方喆 摄
![]()
秋深景更艳
11月2日,在山东省荣成市成山镇天鹅湖湿地,大天鹅在栖息、觅食(无人机照片)。
深秋时节,景色绚烂,全国多地迎来赏秋热潮。
新华社发(李信君 摄)
![]()
中国空间站飞过圆月
11月4日在北京市昌平区东小口城市休闲公园拍摄的中国空间站飞过圆月的过程(堆栈合成照片)。
新华社记者 邢广利 摄
![]()
我国再添一座大熊猫基地
11月4日,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绵阳基地,大熊猫“华豹”入住圈舍后吃竹子。
11月4日,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卧龙神树坪和都江堰基地的13只熊猫搬入新启用的绵阳基地“新家”,这标志着历时3年建成的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绵阳基地投入试运行,中心在都江堰、卧龙、雅安之外,又添绵阳一座基地。
熊猫中心绵阳基地位于四川绵阳科技城新区鼓楼山生态公园,用地约120公顷,基地建设有50余套环境优美、满足大熊猫饲养要求的大熊猫圈舍。
新华社发
![]()
我国第一艘电磁弹射型航空母舰入列
11月5日,我国第一艘电磁弹射型航空母舰福建舰入列授旗仪式在海南三亚某军港举行。
福建舰是我国第一艘电磁弹射型航空母舰,也是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舷号为“18”,2022年6月下水命名。福建舰由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其电磁弹射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新华社记者 李刚 摄
![]()
“超级月亮”现身天宇
11月5日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拍摄的“超级月亮”。
11月5日,“超级月亮”现身天宇,这是全年最接近地球的满月,因此也是年度最大满月。
新华社发(王勇刚摄)
![]()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
11月5日,人们从第八届进博会主题装饰前走过。
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本届进博会有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与,4108家境外企业参展,展览面积超过43万平方米,展览面积和企业总数均创历史新高。
新华社记者 任鹏飞 摄
![]()
人形机器人格斗表演亮相进博会
11月6日,在第八届进博会宇树科技展台,人形机器人进行格斗表演。
11月6日,在第八届进博会技术装备展区宇树科技展台,两台G1人形机器人的格斗表演吸引了众多观众。它们戴着护具及拳套,施展直拳、勾拳、左右鞭腿,展示倒地自主起身等复杂动作,不时赢得观众喝彩。据介绍,这款亮相表演的人形机器人身高132厘米,体重约35公斤。
新华社记者 蔡湘鑫 摄
![]()
天问一号成功观测到星际天体阿特拉斯
天问一号环绕器高分辨率相机拍摄到的阿特拉斯(成像时间10月3日,成像距离约2896万千米)。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近日,天问一号环绕器利用高分辨率相机成功观测到星际天体——阿特拉斯(3I/ATLAS)。其间,天问一号环绕器距离目标天体约3000万千米,是目前观测该天体距离最近的探测器之一。
新华社发(国家航天局供图)
![]()
这座小城让北美“红宝石”扎根中国
11月6日,在抚远市蔓越莓种植基地,工作人员在水中采收蔓越莓(无人机照片)。
黑龙江省抚远市位于我国陆地最东端,素有“华夏东极”之称,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良好的生态系统,非常适合蔓越莓的种植和生长。
在过去,全球蔓越莓生产主要集中在北美地区。2014年起,抚远市通过政企研校多方协作创新,逐步打破国内蔓越莓种植“无技可循、无标可依”的困境,并最终实现国产蔓越莓的技术突破,将荒滩试验田打造成了国内最大的蔓越莓规模化种植基地,让曾经依赖进口的“外来果”,扎根中国。
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
![]()
深圳跨境直升机航线正式通航
11月6日,从澳门国际机场起飞的直升机飞抵深圳国际邮轮母港直升机停机坪。
11月6日,深圳国际邮轮母港正式启用跨境直升机出入境功能。两架次跨境直升机搭载着首批乘客,先后完成从澳门国际机场至蛇口、从蛇口至香港信德直升机场的飞行。
两条航线正式运营后,深圳蛇口至香港岛、澳门的在途交通时间将分别缩短至20分钟和15分钟以内,粤港澳大湾区“30分钟高效交通圈”从蓝图变为现实。
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 摄
![]()
新疆多地迎来降雪
11月6日,人们走在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的一处公园里。
11月5日以来,新疆多地出现降雪天气,部分地区出现暴雪。
新华社记者 辛悦卫 摄
新华社摄影部制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