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11月6日福建舰正式入列之时,网络上关于我国第4艘航母的各种猜测也更加热烈了,人们不只是讨论它的各种数据,对如何命名这个即将诞生的庞然大物更是倾注了巨大的热情,引发了一场“大型竞猜活动”。这场命名猜想,早已超越了简单的字词选择,成为观察中国地理文化、经济格局和民众情感的一扇窗口。
此前三艘航母辽宁舰、山东舰、福建舰的命名并非偶然,而是蕴含着深刻的历史记忆与战略意图,分别对应甲午战争中的旅顺战役、威海卫海战和中法马尾海战,通过命名铭记历史屈辱,彰显海权复兴的决心。
随着我国海军向深蓝挺进,下一艘航母的命名极有可能延续这一逻辑,填补南海方向的命名空白。
![]()
因此,基于历史关联、地理覆盖和战略需求的综合分析,“广东舰”极有可能成为下一艘航母的名称,既呼应鸦片战争这一近代屈辱开端,又强化南海方向的战略布局。
下面我们通过剖析现役三艘航母名称的历史溯源与战略意义,阐述一下可能以“广东舰”作为第4艘航母名称的理由。
辽宁舰对应的是1894年甲午战争中的旅顺战役及大屠杀,这是中国近代海军遭受的首次重大打击。当时北洋水师在黄海海战中惨败,随后日军对旅顺进行了长达四天三夜的屠杀,造成两万余平民遇难 。辽宁舰的命名不仅呼应了这一历史伤痛,也体现了中国在渤海方向重建海权的决心。
山东舰的命名则指向甲午战争中的威海卫海战,这是北洋水师的最后战场。
1895年1月,日军从山东荣成湾登陆,海陆夹击威海卫,最终导致丁汝昌服毒殉国,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威海卫海战的失败直接导致了《马关条约》的签订,中国被迫割让台湾及附属岛屿,赔款二亿两白银,彻底陷入被列强瓜分的危机。山东舰的命名象征着中国海军在黄海方向的重新崛起,也体现了对日战略警示。
福建舰的命名则源于1884年的中法马尾海战,这是中国近代海军的首次重大战役。
法国舰队以”游历”为名停泊马尾港,突然发动攻击,导致福建水师在半小时内全军覆没,760多名官兵牺牲,中国近代海军梦初次破碎。福建舰的命名不仅铭记了这段历史,也因其靠近台湾的地理位置,强化了台海方向的威慑力,体现了大陆对台湾问题的坚定立场。
这三艘航母的命名遵循了《海军舰艇命名条例》的规定。
该条例于1978年颁布、1986年修订,明确航母、两栖攻击舰等大型舰艇必须使用省级行政区名称 。命名逻辑包含三个维度:沿海属性、历史记忆和战略需求。前三艘航母分别覆盖渤海(辽宁)、黄海(山东)和东海(福建),形成了从北到南的沿海防御体系,体现了”守土有责”的原则。
![]()
这种命名规则不仅具有实用性,也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实用性体现在国际通用的舷号体系上,便于指挥、通信与识别。文化内涵则体现在通过命名传承历史记忆、凝聚爱国情怀。
例如,辽宁舰、山东舰、福建舰的名字不仅是地理标识,更是对历史的铭记和对海权复兴的宣示。
命名规则还体现了”海域覆盖”的战略考量。
中国四大海域——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前三艘航母分别对应前三个海域,而南海方向尚未有航母命名。这种布局不是巧合,而是有意为之的战略安排,旨在形成完整的海疆防御体系。
此外,命名规则也体现了对海军发展历史的尊重。
例如,训练舰多用著名航海家或民族英雄命名,如郑和舰、戚继光舰,传承航海精神和爱国情怀。医院船则用寓意美好的短语命名,如和平方舟,凸显人道主义使命。
命名规则的核心原则是区别性、条理性、易识别和富有文化内涵。
舰艇名称由中央军委批准,实行”终身制”,退役后一般不再沿用。这一规则确保了中国海军舰艇命名的规范性和延续性。
从上文表述能看出,目前我国南海方向尚未有以对应省份命名的航母,这形成了一个明显的战略空白。
南海是我国四大海域中面积最大、战略地位最重要的海域,也是我国对外贸易和能源运输的关键通道。据统计,我国约80%的外贸货物通过南海运输,南海海底还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然而,南海周边国家对部分岛礁提出主权要求,南海局势复杂敏感。因此,填补南海方向的命名空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
从地理上看,广东、广西、海南均为南海沿岸省份,那么第4艘航母应该以哪个省名作为名称呢?
我们知道,海南舰和广西舰已被用于两栖攻击舰命名,根据命名规则,同一省份名称通常不会重复用于不同类型的舰艇。因此,广东舰有可能成为填补南海方向命名空白的首选。
再从历史角度看,广东与近代海防有着深厚渊源。
1840年,鸦片战争从广东开始,虎门销烟、三元里抗英等事件都发生在广东,这些事件标志着中国近代屈辱史的开端。《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也是在广东签订,导致中国领土割让、关税开放等严重损害国家主权和利益的后果。所以以广东命名航母,可以呼应这一历史记忆,彰显中国海军的崛起与自强。
从经济实力看,广东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GDP连续35年全国第一,拥有强大的制造业和科技创新能力。另外,广东在航空航天、船舶制造等领域也具有重要地位,完全能够支撑航母的建造与维护。广东的经济实力也体现了中国海军作为”国家名片”的象征意义。
从战略需求看,南海是中国海军走向深蓝的关键跳板。
广东舰的命名将强化中国海军在南海方向的影响力,同时也能覆盖西太平洋方向,形成更完整的战略布局。特别是在当前南海局势复杂敏感的情况下,广东舰的命名将向世界传递中国维护南海和平稳定、保障航行自由与安全的决心。
因此,根据现有信息和命名逻辑,笔者认为下一艘航母(004型)的命名广东舰的可能性最高,江苏舰的可能性次之,浙江舰的可能性较低,台湾舰的可能性最小。
![]()
原因如下:
江苏的优势在于其是人民海军的诞生地(1949年4月23日,人民海军在江苏泰州白马庙正式成立),具有特殊的历史象征意义 。从地理上看,江苏位于东海与黄海交界处,战略地位关键。然而,黄海方向已有山东舰覆盖,且江苏缺乏与近代海战惨败直接关联的历史事件,这可能使其优先级低于广东。
浙江虽有镇海保卫战(1885年抗法)和一江山岛战役(1955年解放战争)等历史事件,但这些事件未达到甲午、马尾海战的“屈辱标志性”高度。此外,浙江的谐音”折疆”也被认为不吉利,可能影响其命名的可能性。
虽然台湾省在地缘战略上与福建舰形成呼应,但台湾舰的命名可能引发国际政治风险。根据最新信息,台湾舰更可能用于两栖攻击舰(如076型),而非航母。
综合来看,广东舰最有可能成为下一艘航母的名称,这既是对历史的铭记,也是对现实的宣示——中国已不再是那个只能在自己港口里被动挨打的国家。而是有能力走向深蓝、维护国家利益的强大海军,能更好地履行保卫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的使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海军的力量。
当然,本文只是从个人角度进行猜测,至于最终如何命名,还需等待官方的权威发布。我们相信,无论如何命名,这个万众瞩目的名字必将和前三艘航母一样,继续承载着国家的意志与人民的期盼,成为新时代中国海军挺进深蓝的又一巍峨坐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