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有关于解散、股东变化、欠薪8个月的说法,全是谣言!”在11月3日北京国安客场4-0大胜长春亚泰后,俱乐部内部人士通过《足球报》给出了明确回应。
这场危机始于10月底,当时社交媒体上“国安解散”、“欠薪8个月”、“中赫要退出”的传闻疯传,甚至有球迷在工体看台上打出“别让信仰落幕”的标语。
![]()
![]()
![]()
![]()
![]()
针对网络上的三大核心谣言,国安俱乐部方面提供了具体澄清。所谓“解散传闻”实为断章取义的结果。俱乐部不仅没有解散计划,反而已启动下赛季准入工作,并着手打造“可持续竞争体系”的长期规划。
关于“欠薪8个月”的说法,俱乐部内部人士解释,合同内明确的薪资已全额发放,未结清的仅是赛季末统一结算的赢球奖,这符合俱乐部一贯的财务流程。
对于“外援要跑路”的传闻,俱乐部强调法比奥、恩加德乌等核心外援“有合同在身”,其中主帅法比奥本人希望下赛季继续为国安战斗。
这场风波始于10月26日,当时体育博主“勇方方”提及“有关部门无意托管,无企业接盘”,本是对中赫集团资金压力的客观描述,却被自媒体曲解为“国安要解散”。
尽管解散欠薪是谣言,但国安面临的挑战真实存在。俱乐部确实背负历史债务——2021年的36.8亿元抵押借款仍在存续期,俱乐部曾被列为被执行人。
本赛季国安的表现犹如坐过山车。他们曾是半程冠军,却经历从积分榜滑落到第四、0-6惨败山东泰山、主场2-4负于青岛海牛的低谷。这种战绩下滑成为谣言滋生的温床。
9月初,国安球员与球迷关系出现紧张。在0-6惨败山东泰山后,发生了王刚等球员与球迷的冲突事件。11天后,王刚在发布会上道歉,但部分球迷并不买账。
俱乐部董事长周金辉在一次内部讲话中深入探讨了俱乐部与球迷的关系:“从法律上看,投资人是俱乐部的持有者。从球迷角度看,持有者只是临时保管者。”
10月5日,北京国安官方宣布主帅塞蒂恩离任。这看似突然却有内在逻辑的决定,反映了俱乐部深层的战术与管理困境。
塞蒂恩在国安曾经历蜜月期,带领球队取得联赛半程冠军的成绩。然而从7月主场不敌上海申花开始,球队显现疲态。
京城名嘴魏翊东和前国安球员徐亮在连线直播中曾尖锐指出塞蒂恩战术体系的问题。徐亮认为:“塞蒂恩那套传控体系需要球员有极高的战术素养和技术能力,但现在的国安根本玩不转。”
数据显示,国安近期控球率虽保持在50%左右,但转化效率极低。对成都蓉城只有2次射正,对上海申花全场仅1次射正。这种“无效传控”直接导致攻守失衡。
塞蒂恩的离职,表面上是“个人及家庭原因”,实则是战绩压力和战术不适应的必然结果。
在危机处理中,国安俱乐部高层展现出对俱乐部本质的深刻思考。周金辉在队内讲话中提出了一个在中国足坛罕见的话题:“谁真正拥有俱乐部?”
作为投资人,他阐述道:“当球迷认为投资人的决策和球员的行为违背了俱乐部的‘最佳利益’时,球迷就会有情绪,甚至是愤怒。球迷对球队的爱是真挚的、热烈的,所以他的要求也会是强烈的、动态的。”
这种思考指向了职业足球的核心问题。俱乐部与球迷的关系不是简单的服务提供者与消费者,而是基于共同价值观和情感认同的共生关系。
国安俱乐部作为中国足球职业化历史最悠久的俱乐部之一,其球迷文化在中国足坛独树一帜。这种文化的维护需要俱乐部与球迷之间的双向奔赴。
尽管面临挑战,但国安俱乐部依然有值得期待的亮点。4-0大胜长春亚泰的比分,不仅击碎了“打人情球”的闲言碎语,更给球迷吃了定心丸。
针对债务问题,需要澄清的是,债务主体是中赫集团,而非俱乐部本身。本赛季国安资金全部来自“经营收入+中赫拨款”,无新增负债。
俱乐部内部人士强调,中赫集团虽有财务压力,但“资金资源始终优先供给俱乐部”。这种资源倾斜对球队稳定发展至关重要。
正如一位体育博主所言:“国安每一次都能走过寒冬,这次也不会例外。”从1992年至今,北京国安从未缺席中国足球职业化进程,这份底蕴是俱乐部重振的基础。
随着中超间歇期的到来,国安俱乐部获得了难得的调整时机。团队凝聚力重建、战术体系优化、青训球员提拔,这些都是俱乐部需要抓紧推进的工作。
对于球迷而言,谣言止于智者,更止于行动。正如俱乐部内部人士所言:“这个冬天或许漫长,但工体的春天总会到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