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石将军无论在解放战争时期,还是在建国之后都为祖国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他很早就信仰马克思主义,在前往台湾之后,更是成为国民党的国防参谋次长,一度为我党提供重要情报,最终却因为被叛徒出卖而牺牲。
很多人都认为“参谋次长”一定是个次要的职位,触及不到国民党的政治核心,事实并非如此,千万不要被这一个字所迷惑,吴石的这个级别高到让人难以置信。
从任务执行看吴石将军之地位
![]()
其实从在奔赴台湾之前,蒋介石对吴石的任务安排就可以看出其在国民党内部地位的重要性。
三大战役结束之后,蒋介石手下的国民党精锐基本被消耗殆尽,处于强弩之末的他早就有了为自己找后路的打算,在决定前往台湾之后,蒋介石也开始做起了两手安排。
首先是派陈诚这个心腹爱将去台湾打前战,为自己日后掌握台湾铺路,其次就是派人在大陆继续运作,将一批又一批重要物资先后转往台湾。
对于蒋介石来说,经济命脉自然要掌控在自己手中,所以包括银元和黄金等贵金属物资全都亲自操作,至于一些重要情报,就交给吴石来负责。
![]()
只是蒋介石并不知道,吴石将军早在卢沟桥事变之前就已经信仰马克思主义,并且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所以对这个参加过北伐和辛亥革命的学生军十分信任,尤其是吴石还有过在保定军校学习的经历,和白崇禧是同期同学,后来还赴日本进行军事学习。
从履历来看,蒋介石对他的看重理所应当,不过早从抗日战争起,吴石就已经和我国的高级将领叶剑英等人有了来往,在后来的解放战争中,蒋介石所看不到的地方,吴石将军也在尽可能为我军提供便利。
比如蒋介石在溃退台湾的时候,曾命令吴石将500多箱机要文件尽数送往台湾,其中除了一些军事图书之外,还有一些不见天日的绝密导弹,蒋介石能让吴石去负责,足以说明此时对他依然信任。
但吴石将军却想尽一切办法拖延时间,以各种理由将这批机要文件留在了祖国大陆,在自己以身入局奔赴台湾之后,又暗中令人将这批文件交给了解放军,1949年7月,吴石正式被调任国民党国防部参谋次长。
国民党国防部的历史沿革
![]()
很多人在看到参谋次长这一职位时都认为只是个副职,并没有什么实权,也掌握不了多少高级情报,这其实是不正确的。
国民党的国防部历史具体可以向下追溯到南京国民政府的国防部,而这一机构在成立之前,国民政府的最高中央军事系统先后是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军政部和军令部等,这些部门先后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的官员也肩负着重要的职位。
![]()
孙中山先生早在听闻俄国十月革命成功之后,就想让国民党通过模仿和学习苏联革命成功的经验,探索中国独立富强的道路,而在1925年7月,广州国民政府中就按照苏联的军事体制设立了军事委员会,主要负责掌管全国军务,其中的最高长官为主席。
由于这一机构权力过大,所以在同一时期,国民政府还设立了军事部来制衡军委会的权力,具体的军令需要有军事部长和军委会主席共同署名,当然一切机构的运转还要根据现实情况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
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之后,民族危机加重,1932年1月,国民政府为了统筹军令以对抗日本的侵略,又重新确立军事委员会为全国最高军事统帅机构,当时由蒋介石担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和总参谋长。
军委会下设了4个厅,分别是国民政府的训练总监部,军事参议院,参谋本部,行政院以及军政部等机构,这些种种实际上是接受军事委员会领导,言下之意,当时的国民党指挥系统虽然成分复杂,但依然是由蒋介石说了算。
尤其是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军事委员会的地位进一步提高。
![]()
1937年8月12日,国民党已经将蒋介石任命为海陆空军大元帅,军事委员会成为了最高统帅部,下设机构也有了扩编,包括了国家动员设计委员会,卫生后勤部,军法执行总监部等多个部门。
国民党军事委员会成为了集党政军为一体的三方综合最高指挥机构,一年之后,虽然对其进行了改组,党政军被分开,原有的六部也被取消,但却联合参谋本部第一部共同合并为军令部,蒋介石担任委员长。
![]()
除此之外,下辖的官员也有了改变,包括参谋总长,副参谋总长,军令部,军政部,军训部,政治部还另有四部长,军事参议院院长等各种高层官员。
在这一批人中,总参谋长所拥有的权利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在地位上仅次于军事委员会委员长。
也就是说这一时期的参谋总长是蒋介石之下的第一人,而副参谋总长也仅次于这两人,如果说吴石将军在这一时期任职副参谋总长,那么他就是国家的三把手。
![]()
抗战胜利之后,国民党方面在美国顾问的帮助下对军制进行了改革,在1946年6月1日建立了国防部,这也意味着原有的一套中央军事体系正式被停用。
不可否认的是,曾经的军事委员会在国内战争以及后来的抗日战争时期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保证了蒋介石以及国民党中央对军队的控制,同时也锻炼出了一大批军事和行政人员,包括吴石将军在内的这一批国民党骨干成为了后来国防部中的重要力量。
国民党在美国指导下所成立的国防部,其实就是由原来的军事委员会各个部门改组而成。
之所以建立这一机构,首先是适应民主宪政的需要。
由于当时抗日战争已经完全胜利,在举国欢腾的背景之下,社会各界纷纷要求国民政府进行宪政改革,两党达成双十协定之后,共同要求军队和党政分开,军事委员会变为国防部隶属于行政院也是要求之一。
![]()
除此之外,因为军事委员会存在极大弊端,到了抗战后期,其下辖的各部门,厅,局等机关结构冗杂,直属单位达到了17个编制人数超过24,000,还不包括外部战区行营和绥署等机构。
在这种情况下,各个部门之间的业务经常出现脱节,所以为了适应世界大变革的需要,蒋介石在接受何应钦赖迈德等人的建议基础上进行了军事改制,最终建立了国民党国防部。
1946年3月30日完成了整改,在国民党国防部所强调的基本准则之中,除了要求机构简单之外,还强调能够迅速执行参谋总长之命令,并提供适当的方法和权限,以监督其命令之准确执行,这一原则就保证了参谋总长的权力和地位。
在这样的情况下,不仅是参谋总长,即使是国防部次长和参谋次长在这个最高统帅机构之中也占有重要地位,他们和下辖的各厅厅长全都掌握实权,并且在国防部内部活动频繁。
![]()
1947年11月3日,蒋介石在南京主持举行的大别山作战检讨会议中,国防参谋次长林蔚也参加了这次会议以及后来作战计划的拟定,另外还包括一些重要的协调问题。
从这里我们可以知晓,国防参谋次长并不只是参谋长的秘书,而是拥有实际性权力,不仅能够直接参与作战计划的制定和兵力部署的分析,有时候还能左右一些重要决策,权力相对集中。
吴石将军的重要举措
![]()
正是基于国民党国防部的这一类情况,作为参谋次长的吴石将军才能够在到达台湾之后依然向我党提供重要情报。
1949年11月27日,我党通过和吴石将军的联系,获得了《台湾战区战略防御部署图》以及舟山群岛和大小金门的《海防前线阵地兵力火器配备图》。
获得了这两项情报之后,我们可以直接了解到整个台湾岛的各个战略登陆点以及地理资料,就连当时老蒋设立的海军基地部署分布空军的进场机群种类甚至是详细的飞机架数我们都了如指掌,知道了,这一点就等同于做到了知己知彼。
![]()
由此也能看出吴石将军在担任国防次长期间也处于战略核心位置,虽然只是“次长”,但他所提供的情报却直接关乎到了祖国的统一,可见吴石将军在国民党国防部中的地位极高。
但就是这位矢志不渝的将军,1950年3月1日,由于叛徒出卖而被台湾当局逮捕,和他接头并交接情报的地下党同志也未能幸免。
1950年6月10日下午,包括吴石将军在内的4位我党重要同志最终在台北马场被国民党枪决,这位为国家和党默默奉献的伟大将军,最终用生命来诠释了自己的信仰。
参考文献
[1]张耀鹏.南京国民政府国防部研究(1946-1949)[D].东北师范大学,2015.
[2]王强.吴石:虎胆忠魂[J].党员之友,2003,(20)
:47-48.DOI:CNKI:SUN:DYZY.0.2003-20-029.
[3]刘永路.虎穴藏忠魂——揭秘“密使一号”大案[J].兰台世界,2010,(21)
:14-15.DOI:10.16565/j.cnki.1006-7744.2010.21.028.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