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
01:08
11月7日,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针对流感发布提示:绝不能对流感掉以轻心,将其视为“小病”,积极预防和早期干预至关重要。
“截至目前,我省的流感发病水平较去年同期有所升高。”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防所副所长、主任医师余春介绍,今年的流行毒株为甲型H3N2,往年以甲型H1N1为主。甲型H3N2病毒具有较高的基因变异性,这可能导致其更易发生抗原漂移,从而对人群的免疫屏障构成挑战。
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防所副所长、主任医师余春接受采访
从流行病学特征来看,与主要影响青壮年的H1N1毒株相比,H3N2毒株往往对老年人和儿童的威胁更为显著,在历史上由其主导的流行季中,观察到老年人群的流感相关住院率和重症风险相对较高。
H3N2毒株对老年人和儿童显示出更强的“攻击性”,因此“一老一小感染的风险相对较高”。另外,慢性心肺疾病、代谢性疾病等基础病的患者,不仅易感,且感染后发展为重症肺炎、心肌炎等并发症的风险显著高于其他人群,必须作为重点防护对象。
余春强调,一旦感染流感,切记避免盲目或滥用抗生素(抗生素对病毒无效),首要任务是及时就医并在医生指导下尽早(48小时内最佳)使用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这是减轻症状、缩短病程、降低重症风险的关键;同时务必严格落实居家隔离休息、多喝水、对症处理发热咳嗽等症状。
他表示,要做好流感的群防群控,需要多方协同。
个人层面,最有效的措施是及时接种当季流感疫苗,同时坚持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多通风、科学佩戴口罩、咳嗽礼仪、保证充足营养和休息。
学校、托幼机构是防控重中之重,必须严格执行晨午检、因病缺勤追踪和复课查验,杜绝带病上学,加强活动管理和环境消毒,发现聚集性疫情立即报告并配合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医疗机构应强化预检分诊,落实院感控制,防止院内传播,同时保障医疗救治资源。
“总之,群防群控的关键在于将常态化防控措施融入日常,通过社会共同努力,最大限度减缓疫情传播,保护重点人群,平稳度过流感季。”余春说。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颖 高琴
编辑 郑康宁
二审 刘思博
三审 闵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