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张头推门进来,脸上带着藏不住的笑意,像捡着了宝贝。他小心翼翼地从口袋里掏出个锦盒,放在桌上:“瞧瞧,刚拍到的。”
我打开一看,里面是六枚1993年的5角硬币,金黄的色泽,带着岁月痕迹——正是我们年轻时买菜、找零常用的那种。
“就这个?花了多少?”
“一百六十六!六枚。”
我快速一算,平均一枚将近三十块,愣了一下:“好家伙!这玩意儿当年扔地上都没人捡,现在这么金贵了?”
“嘿,想不到吧?”老张得意地呷了口茶,拿起一枚在灯光下端详,“你可别小看它。你想啊,九三年那会儿,咱们工资才几百块,这5角钱能买根油条,打个公用电话。现在它摇身一变,身价涨了六十倍!这哪是硬币,这分明是穿着‘时光盔甲’的小精灵。”
![]()
他顿了顿,眼神变得悠远:“你琢磨琢磨,这每一枚,当年在多少人手里流转过?工人的、老师的、学生的……它听过集市吆喝,进过小卖部钱匣,也许还当过哪个孩子的压岁钱。这上面的每道划痕,都藏着咱们那个年代的故事。”
这番话,说得我心里暖烘烘的。这些看似普通的硬币,曾真真切切地构筑了我们的生活,是我们共同的记忆凭证。
“所以啊,”老张话锋一转,压低声音,“现在玩收藏,得讲学问。我当初瞎买,交了不少‘学费’。后来我买了本宝书——”他说着,从布包里掏出一本《新中国流通硬币收藏知识图录》,递给我:“你翻翻,这才是咱们的‘藏宝图’!”
我接过来,手感沉甸甸的。翻开书页,从硬分币到长城币、老三花,各个年份、版别,图片清晰,特征、市价、防伪要点都讲得明明白白。
“有了它,”老张指点着,“心里就跟明镜似的。哪些稀缺,哪些有暗记,怎么区分版别,一清二楚。再也不会被忽悠,也能知道像我这次,这个价拿下是‘价值回归’。这书,是咱收藏路上的老伙计,靠谱!”
我摩挲着书页,看着那几枚泛着温润光泽的硬币,心里豁然开朗。收藏,藏的不仅是物,更是那段回不去的旧时光。
老张收起他的宝贝,哼着小调走了。我坐在那儿,心里琢磨着:是不是也该回家,翻翻那个尘封已久的旧存钱罐了?没准儿,里面也藏着几个穿着“时光盔甲”,正等着讲述往昔故事的老朋友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