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滚动播报
甲午战争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清政府派李鸿章任和谈代表,赴日本谈判。日本马关春帆楼中,李鸿章被迫在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上签字。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两亿两白银等。
消息传出后,举国上下,群情激愤。
![]()
1895年,农历四月初四,北京城暴雨如注。在都察院门口,几位举人手捧长卷上书冲了进去。为首的就是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汪春源。
这份泣血上书,从时局、地理、军事、民心等几方面详加剖析,字里行间充满了爱国爱乡的家国情怀。
他们慷慨陈词,发出“与其生为降虏,不如死为义民”的豪迈誓言,充分展现了台湾同胞宁可战死,也决不投降的坚定决心和民意呼声。
这是台湾同胞反对割台的最早公开请愿,是中国科举史上交出的一份最悲壮的“答卷”。
![]()
这一爱国壮举揭开了“公车上书”的序幕。康有为在《自编年谱》中记载,台湾举人“垂涕而请命”的悲壮场景,激发他联合十八省在京会试的举人于1895年5月2日联名上书,要求光绪皇帝拒和、迁都、变法。
轰轰烈烈的“公车上书”
并未阻止既成的事实
甲午之殇,割让台湾
四万万人齐下泪
自此,光复台湾
成为中国收复失土、实现统一
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实现复兴的奋斗目标之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