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界面新闻报道,当地时间11月2日,哥伦比亚广播公司《60分钟》节目播出的专访中,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抛出重磅言论:“意思是,我们将像其他国家一样进行核试验。” 这是他一周内第三次就重启核试验发声,从访韩期间社交媒体发文下令五角大楼“立即在对等基础上测试核武器”,到乘坐“空军一号”返回途中强调“需确保不落后于竞争对手”,特朗普用密集表态将这一敏感议题推向全球舆论中心。
作为自1992年以来就未进行过核爆炸试验的国家,美国这番操作堪称颠覆。要知道,1996年《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签署后,尽管美国从未正式批准该条约,却一直保持着“事实冻结”的默契,如今突然打破维持近30年的平衡,难怪西方盟国忧心忡忡,国际社会一片哗然。更讽刺的是,特朗普给出的理由站不住脚——他宣称“俄罗斯将要进行核试验,其他国家也在搞核试验”,却被CBS主持人当场纠正,中俄目前根本没有进行核试验。
![]()
中国外交部第一时间作出回应,明确指出中国始终恪守暂停核试验的承诺,所遵循的核试验定义是核爆试验,不涉及任何地下或大气层核爆炸,完全符合《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的要求。特朗普口中所谓“中国秘密测试核武器”的说法,本质是混淆概念——中国展示的东风-61、东风-5C等先进装备,都是核运载工具而非核弹头本身,目的只是构建有效威慑,应对潜在核威胁,这与“秘密核试验”毫无关联。更何况中国的核力量规模一直保持在最低威慑水平,核弹头与核运载工具数量远低于美国,所谓“威胁论”纯属无稽之谈。
美国国内对这一政策的分歧同样明显。民调显示46%的美国民众反对恢复核试验,仅有34%表示支持,更有56%的受访者不赞成让总统单独掌控核武器权力。被特朗普提名的美国战略司令部司令人选理查德·科雷尔,在国会听证会上面对议员质询时,竟坦言无法解读总统“对等基础上测试核武器”的言论,毕竟中俄多年来从未进行过核爆炸试验,所谓“对等”根本无从谈起。美国军备控制协会执行董事达里尔·金博尔更是直接批判,特朗普的决定“缺乏正确信息且会适得其反”,在技术、军事或政治层面都没有任何正当理由。
![]()
特朗普之所以执意推动重启核试验,核心诉求藏不住。美国核武库早已问题重重,1700多枚核弹头大多面临老化,缺乏新弹头试验数据支撑,超级计算机模拟终究无法替代真实爆炸验证,核武库现代化急需一个“合理借口”。更关键的是国内政治考量,刺激军工集团、稳固保守派选票,用外部威胁转移国内矛盾,这套操作特朗普早已轻车熟路。只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内华达核试验场自1992年封存后基础设施老化严重,美国政府问责办公室2024年评估显示,恢复试验能力至少需要24个月和数十亿美元投入,与特朗普宣称的“立即启动”相去甚远。
对中国而言,美国这番挑衅看似来势汹汹,实则打开了一扇“合法窗口”。如果美国率先破坏《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框架,中国将无需再背负额外的道义负担,完全可以依据对等原则,重启小规模、针对性强的核试验。这对中国核工业来说,是检验第四代核弹头、完善“洲际打击—末段突防”体系的绝佳契机。事实上中国早已做好技术准备,洛阳高能密度物理中心、四川高能脉冲激光系统等基础设施升级完成,部分已达到亚临界核实验标准,加上陆基东风-41、海基巨浪-3、空基轰-6N构成的三位一体核威慑结构,中国完全有能力应对任何战略博弈。
这场闹剧背后,是全球核军控体系的严重危机。美国一旦突破底线,《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将实质失效,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可能借机跟进,引发连锁反应。原本由美国主导的核道义话语权,也将随着其撕毁规则的行为转移,中国后续的每一步战略举措都将更具正当性。中俄在核领域的战略协作可能进一步深化,在亚临界核试与高能物理领域形成技术互补,共同应对全球核安全挑战。
![]()
历史总是充满讽刺,美国每一次核领域的冒险,最终都成为中国跨越式发展的契机。上世纪60年代美国南太平洋核爆,催生了中国“两弹一星”;80年代“星球大战”计划,倒逼中国导弹制导与雷达技术突破;如今特朗普重启核试验的叫嚣,或许将成为中国新一代战略核力量升级的“催化剂”。特朗普以为赌的是中俄不敢反击,殊不知中国早已看透其政治作秀的本质,保持沉默不是无动于衷,而是胸有成竹。
核力量博弈的终极逻辑从来都是“谁先慌谁就输”。特朗普一周三次喊话,暴露的是美国内心的焦虑与底气不足。中国外交部的明确驳斥,传递的是坚守承诺的定力,更是绝不退让的决心。这场全球关注的战略博弈中,真正的赢家从来不是喊得最响的一方,而是那些沉得住气、做足准备的国家。美国若执意一条路走到黑,最终只会亲手葬送自己的核霸权,让全球核安全格局彻底重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