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叔,今年57岁,温和寡言,退休前在单位是出了名的“老好人”。他身高不高,却总爱笑,和邻居们关系很铁。
可自从半年前因为前列腺癌做了前列腺切除手术后,他性格变得有些闷闷不乐。偶有朋友关心,他也只是摆手:“没啥,我还能锻炼,就是有些地方不太一样了。”
邻里看到李叔仿佛变了个人,心里疑惑:“男人切除前列腺,身体会发生什么?”李叔的转变,到底是心理作用,还是身体真的“跟着变了”?你听过的,或许只是冰山一角。
其实,前列腺切除带来的‘3种变化’,比大家想的更深层、更普遍。最容易被忽视的,偏偏是第2种……
那么,面对这些转变,男人和家人要如何看待与调整?也许,你的家里正有这样的长辈,读这篇文章,或许能找到答案。
前列腺是男性独有的腺体,虽小,却影响着泌尿、性功能以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当前列腺被切除后,身体确实会出现一些不可逆的变化。但这些变化并非单一、不可控,而是有科学机制支撑,更有具体的应对抓手。
有学者统计,中国每年约4.2万名男性接受前列腺手术。不是每个人都能预知手术后的生活变局,而这些变化,往往才是困扰男性和家庭的“第二次考验”。
泌尿系统的变化
前列腺位于膀胱出口和尿道之间,形象点说,就像“水管的闸门”。切除后,大约有25%-40%的患者在术后早期会有不同程度的尿失禁问题。
这不仅是一种生理问题,更容易让患者心理压力倍增。羞于开口、社交回避、甚至影响家庭关系。医生建议:坚持做凯格尔运动、规律复查,能明显改善恢复速度和症状。更重要的是,要正视,别讳疾忌医,更不能自责。
性功能和自信心的变化
对于大多数男性来说,前列腺的切除对性生活有直接影响。据《中国前列腺癌治疗与性功能影响研究》,60%-80%的患者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勃起功能障碍。这是因为手术可能损伤阴茎海绵体周围的神经血管束。
这并非“丧失男人本色”,更不是患者的“过错”。正确的药物支持、阴茎康复训练、术后心理疏导,绝大部分人可逐步恢复部分功能甚至重建亲密关系。家属的理解,以及正规咨询渠道的介入,往往比单一药物管用。
![]()
心理与生活习惯的变化
不少人会忽视:前列腺切除后,男性心理波动更为突出。“自卑、焦虑、怕拖累家人”,这些负面情绪如果不加干预,会转化为更严重的失眠、抑郁。相关调查显示,术后1年内,约有30%的患者出现轻度抑郁症状。
这些情绪波动,会直接影响身体康复。因此,除了依靠自我调适、高质量的人际沟通,及时寻求专业心理支持尤为必要。例如加入康复互助小组、向心理医生倾诉,都有助于尽快摆脱情绪困扰、恢复信心。
一方面,家人和患者要充分认识,这不是“个人失败”,更不是终身问题。人体有自我修复和适应机制,科学证据显示,80%以上的患者在一年后能逐步适应新的生活,大多数问题有望通过系统训练和医疗手段改善。
建议大家注意以下几点:
早诊断、主动复查。术后别怕医院,“随访+尿控康复训练”一个都不能少,有条件可接受“多学科门诊”综合管理。
加强凯格尔训练。每天规律做骨盆底肌锻炼,有助于加速尿控恢复;坚持30天后明显见效。
![]()
保持心理沟通。家人多一份包容和理解,主动交流想法;遇到困扰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合理饮食、规律锻炼。清淡饮食、戒烟限酒、运动如散步、太极等可加快恢复,有研究指出,术后坚持锻炼能使康复时间缩短30%-40%。
重建自信、面对新生活。无论生理或心理上的改变,只要积极接受、不自责,重拾兴趣爱好,生活质量依然可以很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