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最怕的事,还是发生了。
它最怕的不是什么航母舰队,而是它印的那张“绿纸”——美元,突然不香了。
沙特、俄罗斯、印度,甚至包括美国的“铁杆小弟”澳大利亚,都在全球最核心的大宗商品交易中(石油和铁矿石),开始“背刺”美元。
人民币结算,正在“遍地开花”。
这不是危言耸听。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最新数据(2025年Q1)证实了这场“暴跌”: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已跌至57.7%,创30年来新低!
铁矿石“变天”:BHP如何从“叫板”到“妥协”
要说这场“去美元化”的大戏,最精彩、最戏剧性的一幕,就发生在铁矿石领域。
![]()
在这场交易里,中国是绝对的“金主”。2024年,中国铁矿石进口量高达12.36亿吨,占了全球总进口量的72%。
而我们最大的买家,就是澳大利亚,占了我们进口总量的60.07%。
过去,规矩是美国定的:我们买矿,必须用美元结算。
但现在,中国决定自己定规矩。
![]()
2024年8月,中澳铁矿石长期协议谈判开始。中方(代表是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提出了两大要求:
必须用人民币结算。
价格以当前的现货价(约80美元/吨)为基准。
澳洲矿业巨头必和必拓(BHP),作为全球老大,当场“叫板”,强硬回绝:
必须用美元结算。
2025年的报价,还要在2024年的基础上上涨15%。
BHP的算盘打得噼啪响:它笃定中国钢厂离不开它的矿,想趁机再捞一笔。
![]()
换在以前,我们可能就忍了。但这一次,中方的反击,快得像一道闪电。
谈不拢?那就别谈了。
2024年9月底,中国矿产资源集团直接通知国内各大钢厂和贸易商:暂停接收必和必拓所有以美元计价的铁矿石。
这一招,叫“关门打狗”。你BHP不是要美元吗?行,那你的矿一船也别想进中国。
BHP当场就傻眼了。
更要命的是“同行衬托”。10月6日,巴西的淡水河谷、澳洲的力拓和FMG见势不对,率先“投降”,宣布接受人民币结算。
![]()
这下,BHP成了“孤家寡人”。
短短几天后,这个之前还趾高气扬的矿业巨头,只能乖乖回到谈判桌前,低头“妥协”:同意在与中国的现货交易中,将30%的金额改用人民币结算。
这可不是小事。早在2022年7月,BHP的“维多利亚号”货轮就完成了首船港口人民币贸易。现在,是从“象征性”走向了“规模化”。
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只能无奈表示“令人失望”。
但澳大利亚媒体一针见血:“(BHP)主动提供(人民币)总比被强迫要强。”
![]()
这场“攻防战”的连锁反应是恐怖的:2023年,铁矿石人民币结算占比仅为5%;到2025年,已飙升至25%;市场预测,到2026年将超过40%。
美元在铁矿石领域的霸权,被撕开了一个巨大的口子。
石油“多米诺骨牌”:当印度被迫用上人民币
如果说铁矿石是中国的“主动出击”,那么在“石油美元”这个大本营,一场“多米诺骨牌”式的崩塌,也已经开始。
第一块骨牌:中俄。
2022年9月6日,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宣布,与中石油的天然气付款方式,正式从欧元,改为50%卢布和50%人民币。
![]()
这是中俄两国“掀桌子”的第一步:我们俩做生意,凭什么让欧洲人(欧元)在中间赚差价?
第二块骨牌:沙特。
这是最要命的一块。美元的霸权,很大程度上就建立在“石油美元”体系上。而这个体系的“盟主”,就是沙特。
但现在,这位“盟主”也“反水”了。
高盛经济学家指出,沙特正在“积极推进”对华石油销售的人民币结算。
为什么?沙特也怕了。它需要“外汇储备多元化”,把更多人民币纳入储备,以“摆脱过度依赖美元计价贸易的局面”。
![]()
第三块骨牌:印度。
这是最骚的操作,也是美国最怕的一幕:不是中国在用人民币,而是其他国家(包括美国的盟友)之间,也在用人民币。
俄乌冲突后,印度狂买俄罗斯的打折石油。现在,俄罗斯是印度的主要石油供应国,占其总供应量的35%(以前连1%都不到)。
特朗普政府气得跳脚,威胁要对印度加征关税,但印度根本不理——“除非美国能提供同样便宜的石油,否则继续买。”
![]()
但问题来了:用什么钱结算?
印度想推自己的“卢比”。
结果,俄罗斯“不愿意持有卢比”,坚持要人民币。
为什么?因为俄罗斯拿了人民币,转身就能去中国买商品;可它拿着一手卢比,啥也买不着。
最终,印度被迫妥协了。
2023年7月,印度高级官员证实:印度石油公司这个“美国盟友”,已经使用人民币,支付了“两到三批”俄罗斯石油。
![]()
57.7%的“丧钟”:美国“印钞机”为何突然不香了?
所以,咱们必须得问:为什么全世界,包括美国的盟友澳大利亚、沙特、印度,都在“抛弃”美元?
答案是:美国自己“作”的。
美国这些年干了两件事,把自己的“金字招牌”给砸了。
![]()
第一,疯狂印钞,导致美元降息贬值,全世界的美元储备都在缩水。
第二,把美元“武器化”。尤其是对俄罗斯的金融制裁,冻结俄罗斯的美元资产,还把它踢出了SWIFT国际结算系统。
这一招,彻底吓坏了全世界。
沙特、印度、澳大利亚,甚至欧洲的银行家们都在想:今天美国能冻结俄罗斯的钱,明天是不是就能冻结我的钱?
一个华尔街的基金经理就说,这就是为什么各国都在“寻求外汇储备多元化”。
于是,中国的人民币,成了最好的“避风港”。
中国是全球第一大贸易国。对企业来说,用人民币结算,好处实实在在:能“避免汇率波动带来的损失”,还能“省去货币兑换的成本”。
所以,我们看到了一组“冰火两重天”的数据:
火,是人民币的“暴涨”。2025年上半年,人民币跨境收付总额高达35万亿元,同比增长14%。 在中国自己的货物贸易中,人民币结算的占比已经达到了28%,创下历史最好水平。2025年10月,国际清算银行(BIS)的数据更吓人:人民币在全球外汇交易中的占比,已飙升至8.5%(日均8170亿美元),与第四名英镑(10.2%)的差距,正在“快速缩小”。
![]()
冰,是美元的“暴跌”。 这不是预测,这是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刚刚发布的官方数据:2025年第一季度,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占比,已经“小幅降至”——57.7%!
这个数字,已经连续多个季度低于60%,创下了30年来的新低。
美国最怕的事,不是航母,而是它印的“绿纸”没人要了。从5%到40%(铁矿石人民币结算占比预测),从沙特到澳大利亚,这场大宗商品的“去美元化”,才刚刚开始。
参考资料:
必和必拓首船港口人民币贸易铁矿石靠泊日照港. 观察者网. 2022-07-16
全球交易量跃升至8.5% 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新机遇窗口已至. 上海证券报. 2025-10-24
印度高级官员证实:已经使用人民币买俄油. 观察者网. 2023-07-15
中国买天然气改用卢布和人民币结算,俄气这波操作怎么解?. 新京报. 2022-09-07
沙特推进对华石油贸易人民币结算“多米诺效应”:助力人民币储备地位提升,各国银行加快介入CIPS. 21世纪经济. 2022-03-23
澳媒:澳大利亚铁矿石行业主动用人民币交易结算,美元在全球贸易中恐已成过去式. 海峡网. 2022-07-22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