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光明网报道,菲律宾,那个每年必遭台风袭击的国度,近日又一次被自然灾害重创。台风“海鸥”带来了毁灭性的风暴,致使至少114人死亡,127人失踪,灾区超过195万人。61个市镇的电力供应被切断,几百个市镇宣布停课、停工,基础设施严重受损。与此同时,马科斯政府的应对却似乎总是慢半拍,民众的怒火积聚到了临界点。
随着灾后管理混乱,马科斯陷入了“自食恶果”的局面,内外的危机交织,让人不禁开始怀疑,菲律宾的政权变动是否即将来临?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这位常被认为是未来领导人的人物,是否正在悄然接近自己的机会?
从11月初开始,台风“海鸥”的强烈袭击几乎让菲律宾的多个地区处于瘫痪状态。洪水、倒塌的房屋、断电、失联人员——这些场面成了菲律宾灾区的真实写照。马科斯政府虽然在灾后宣布进入国家灾难状态,并准备应对即将到来的第26号台风“凤凰”,但现实情况却远非如此乐观。
![]()
台风造成的大规模断电,尤其是61个市镇的电力供应中断,极大影响了灾后恢复工作。与此同时,1200多处房屋受损,众多公共设施,包括医院、学校等,受到严重损害。学校停课,工厂停工,民众的生活陷入混乱,灾后重建看不到明显的进展。菲律宾不仅要面对自然灾害带来的破坏,更有无能的政府应对措施,急需提供的救援措施迟迟未见。
灾后,民众的愤怒并不仅仅因为自然灾害。随着台风的来临,马科斯政府的腐败问题再次被暴露。自从2022年起,马科斯政府大力推行所谓的防洪工程,投入了数千亿比索进行堤坝修复、排水系统建设等。然而,经过灾难的检验,这些工程却暴露出严重的质量问题。灾后调查发现,许多项目存在严重虚假,甚至部分项目是“空工程”,账面上有资金,实际施工连一条水泥路都没有铺设。
这些工程原本应当为防灾提供保障,却因为腐败和管理漏洞,成为民众痛苦的根源。尤其是马科斯政府在面对此类问题时的反应迟缓,几个月前承诺进行调查,却至今没有明确成果。民众的不满情绪不断积累,马科斯的领导能力和决策能力受到了严峻考验。
![]()
更令菲律宾民众感到失望的是,马科斯政府在面对国内困境时,偏偏将主要精力集中在外交事务上。面对台风和灾民困境,马科斯并没有迅速采取有效措施,而是忙着与美国、澳大利亚等国进行南海联合巡航,频频表态反对中国在南海的行动。尽管马科斯表示这种外交政策是为了捍卫菲律宾的航行自由,但这种姿态却让菲律宾的内政更为焦灼。
许多民众已经开始质疑,马科斯是否应该将更多资源投入到灾后恢复工作,而不是陷入一场没有实质意义的外交对抗中。尤其是在中菲关系因南海问题而愈加紧张的背景下,菲律宾的农业、渔业以及其他基础产业的对外出口受到了严重影响,国内经济也因此受到重创。
随着灾难和政府应对危机的滞后,马科斯的支持率迅速下跌。根据最新的民调,马科斯的支持率已经跌破33%,而对其政策持负面态度的比例超过40%。这一变化意味着,越来越多的菲律宾民众已经失去了对马科斯政府的信任。
反观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作为前总统杜特尔特的女儿,她的支持率却稳步上升。尽管她并未公开与马科斯发生直接对立,但她逐渐显露出一种不同的领导风格。莎拉在多个场合上保持了一定的“距离”,甚至在一些公开事件中表达了“不同意见”,这让她成为不少菲律宾民众眼中的“新希望”。
![]()
她不仅继承了杜特尔特家族的政治资源,还能展现出一种相对温和的领导形象,这使得她在当前局势下具备了较强的政治号召力。如果马科斯的政府继续失去民意支持,莎拉作为接班人的机会可能会到来。
菲律宾的政局已然进入了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台风“海鸥”带来的灾难揭示了马科斯政府在应对危机时的无力,而长期积累的腐败问题和外部政策失衡,更加剧了民众的失望。随着支持率的暴跌,马科斯面临着巨大的政治压力。
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的崛起,可能成为这场政治风暴中的一线希望。她继承了杜特尔特的政治资源,并通过温和的形象和独立的立场逐渐获得民众的青睐。如果马科斯继续执迷于外交上的强硬路线,而忽视国内亟待解决的民生问题,莎拉或许将成为菲律宾新一任领导人的有力竞争者。马科斯的未来已变得扑朔迷离,而菲律宾的政局变天或许指日可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