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胰岛的功能是十分重要的,大部分人是因为胰岛功能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异常或者敏感度下降等,影响血糖的代谢。
而1型糖尿病更是因为胰岛功能的完全缺失无法分泌胰岛素,需要外源注射胰岛素来控糖,因此胰岛功能的好坏对于2型糖尿病血糖调控来说,是十分有帮助的。
对糖友来说,胰岛功能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血糖控制的难易程度,很多人都盼着自己的胰岛能“焕发新生”。
其实胰岛功能在逐渐改善时,身体会发出明确的信号,这些信号藏在日常的血糖波动、饮食感受和精力状态里。
![]()
只要细心观察,就能及时捕捉到这份“健康惊喜”,下面这6个信号,糖友们不妨逐一对照看看。
01 血糖波动幅度明显变小
比如生活中如果你以前可能稍吃点主食就出现餐后血糖飙升,下一餐前又因胰岛素过量出现低血糖,伴随心慌、手抖、出冷汗等症状。
而现在吃完饭后的餐后血糖峰值有所下降,不会远超控制目标,餐前也能维持在相对稳定的范围,不再频繁出现忽高忽低的剧烈波动。
那么出现这种稳定的情况呢,并非依赖药物剂量的大幅调整,而是我们积极在饮食、运动习惯不变的前提下自然实现的,这说明胰岛对血糖的调节能力在逐步恢复。
02 空腹血糖稳定在理想区间
如果出现空腹血糖稳定的情况是胰岛功能改善的重要标志。因为我们在空腹状态下,身体对胰岛素的需求相对固定,若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衰退,空腹血糖很容易偏高。
当你连续一段时间测量空腹血糖,数值都能稳定在7.0mmol/L以下,非空腹不超过10.0mmol/L,且没有出现刻意节食的情况,就意味着胰岛在空腹状态下的基础分泌功能正在增强,能更精准地调控血糖水平。
![]()
03 胰岛素或降糖药用量逐渐减少
不少糖友确诊初期需要依赖一定剂量的药物来控制血糖,随着饮食管理、规律运动等干预措施的坚持,医生会根据血糖情况建议逐渐减少药物用量。
如果大家在减量后,血糖依然能保持稳定,没有出现反弹,这表明自身胰岛已经能承担一部分血糖调节工作,分泌的胰岛素足以应对身体需求,功能正在稳步提升。
04 饥饿感变得规律且适度
如果糖友们出现胰岛功能紊乱时,血糖调节失衡会导致饥饿信号异常,比如刚吃完饭没多久就感到强烈饥饿,或者饥饿时伴随明显的低血糖反应。
当胰岛功能改善后,胰岛素分泌与血糖水平的匹配度提高,身体能量供应稳定,饥饿感会恢复正常节律,通常在两餐间隔期间出现,且饥饿程度适中,不会让人难以忍受。
所以平常感受的饥饿感不强的话,说明胰岛功能还是恢复不错了。
05 观察体重变化
超重和肥胖会加重胰岛负担,而当胰岛功能好转时,身体代谢逐渐恢复正常,体重会向健康范围靠拢。
对于超重的糖友来说,若在没有刻意节食的情况下体重缓慢下降并趋于稳定,对于体重偏轻的糖友,体重逐渐回升至标准范围,且伴随精力改善,这都是胰岛功能改善、代谢紊乱得到纠正的表现。
![]()
06 精力状态持续提升
高血糖状态下,我们的身体细胞无法有效吸收和利用葡萄糖,会导致能量供应不足,出现乏力、嗜睡、精神萎靡等症状。
当胰岛功能改善,血糖得到有效控制,葡萄糖能顺利进入细胞转化为能量,身体的疲劳感会明显减轻,白天精力更充沛,不易感到困倦,从事日常活动时也更有耐力。
总之,胰岛功能的改善并非一蹴而就,生活中大家的这些信号也需要长期观察才能准确捕捉。糖友们在日常中要坚持监测血糖、规律作息、合理饮食和适度运动,同时定期复诊,让医生根据身体信号调整治疗方案。
即便只出现其中几个信号,也说明健康管理取得了成效,坚持下去,就能让胰岛功能持续向好,让血糖控制更轻松,希望每位朋友都能管控好自己的血糖。
快点下面链接
看更多健康科普知识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