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沪上好物“乡”约进博
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举办之际,“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沪上好物‘乡’约进博”专场活动于国家会展中心党建服务点拉开帷幕。
作为“沪上好物”展示的重要环节,活动以“产品推介+洽谈互动+现场签约”的形式,邀请8位来自上海各区的驻村第一书记登台,带来一场兼具乡土温度与产业活力的“乡村盛宴”,让全球展客商近距离感受上海乡村振兴的成果与潜力。
活动现场,驻村第一书记们结合各村特色,讲述了差异化的乡村振兴故事。
![]()
金山区廊下镇中华村第一书记陈刘栋,从生态乡野中发现了自然与宁静的心灵力量,在驻村体验中找到了乡村振兴破局的核心力量源泉——基层党建,他以“金山区十二大产业化联合体”为切入点,分享金山如何做好“土特产”文章,绘就“施泉葡萄”“中联蘑菇”“爆汁玉米”等十二张味觉名片、带动153个生产基地和3万亩联农带农面积的故事,陈书记介绍了他设计的“循足迹、看振兴、品乡情”三重境界的沉浸式研学路线,从中华村锦江小楼的“情景党课”,到联中蘑菇工厂体验现代化农业,再到乡土灶台动手做饭激活乡愁,邀请我们从乡村旁观者、怀念者转变为共创者。
金山区朱泾镇新泾村第一书记吴冰心聚焦稻米产业,以“志同稻合、乡村振兴、五好两宜、和美示范”为题,讲述“稻花湾”区域公共品牌从“一颗稻到一粒米”的蜕变,吴书记介绍了屡获奖项的南粳46号等优质大米优质稻种,秉持匠心深耕智慧农业,建成稻花湾产业化项目及沉浸式体验展馆,加工企业产能居上海民企前三,带动1万亩基地及周边4万亩种植,助460余户农户年增收600余万元、总产值达1亿元;
浦东新区祝桥镇红星村第一书记刘倩则依托“东方枢纽旁田园”的区位与资源优势,秉持“农文旅融合、品牌化发展”理念;生态上,推行“稻虾共作”“稻蟹共生”等生态种植模式,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业,筑牢农产品品质根基;产业上,打造非遗水晶年糕、红星水晶葡萄、稻虾稻蟹产品“三宝”,联动浦东“一村一品”矩阵,培育南汇水蜜桃、8424西瓜等知名品牌,多家主体获有机、绿色食品认证及国家级农业相关荣誉;文旅上,打造红星巧农耕乐园,联动宣桥村农耕定向赛、蔬果采摘等特色活动,以田园资源串联乡村旅游,奏响东方枢纽旁的乡村振兴交响。
崇明区横沙乡第一书记盛毅,依托“万里长江最东岛”的生态禀赋,坚持“原味、生态、悠闲”发展理念,生态上,推进“五面提升”工程与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打造 “零碳岛”、构建碳循环大数据平台,成为崇明国家林业碳汇试点区域,70%绿化覆盖率造就天然氧吧;产业上,打造车厘子园、蟹园等南菁系列农业产业园,成立土特产联盟做强“横沙优品”品牌,其大米、蜜桔、清水蟹等获有机及绿色食品认证,无花果取得出境产品登记证书;文旅上,建成南菁湖滨公园、绣球园等特色点位,举办小岛音乐节、风筝节、国际三人篮球大师赛等活动,以“一环三乡九园十八景”串联全域旅游资源。
![]()
金山区廊下镇光明村第一书记沈劼介绍“森林黄金”桑黄的产业故事,桑黄在我国拥有2000多年药用历史,因富含多糖、黄酮、多酚等有益成分,被誉为“森林黄金”,药用价值颇高。在金山区廊下镇光明村的智能种植大棚里,控温控湿的环境让一朵朵形似人耳、表面凹凸不平的金黄色桑黄蓬勃生长。光明村对接上海市农科院,引进了栽培成熟、适应性强、营养价值高的“沪桑2号”,不仅降低了农户种植难度,还显著提升村集体收入一一相较于以往费力且售价低的蘑菇,品质优良的桑黄单个售价可达100元以上,成为乡村增收的优质产业。
金山区张堰镇建农村驻村第一书记郭大伟,深度挖掘张堰两千年文脉与山海田园资源中,农业上,培育金山优质果蔬,实现四季供应,更推出铁皮石斛与灵芝“健康双宝”,前者以碎石子+松树皮模拟野生环境栽培,全程无农药激素,后者无菌车间工厂化培育,活性成分完全达《中国药典》标准,形成标准化产业链;文旅上,活化29条明清古巷、陈家老宅等历史遗存,打造南社纪念馆、白蕉艺术馆,让老建筑与评弹、咖啡、文创融合,搭建上海华侨书画院创作基地;文化上,深挖张良隐居、南社先贤等历史文脉,让千年古镇的人文底蕴成为发展底色,打响了张堰特色品牌,也为乡村搭建起对接广阔市场的桥梁。
嘉定区徐行镇徐行村第一书记章拔江,从拥有800年“教化嘉定”底蕴的非遗文化中,找准了国家级非遗徐行草编这一千年技艺开展产业化转型。依托徐行特有黄草原料,传承去苋、编辫等十余道传统工序,同时联合高校引入3D打印建模技术,探索立体编织与皮具、竹子等材料融合,开发时尚拎包、屏风、灯具等新产品。通过构建“黄草种植基地→标准化生产→多元化销售”完整产业链,建成“传艺春晖”展示中心、非遗乡村生活馆,联动乡村旅游扩大影响力。吸纳1000余名妇女及50余名残疾妇女就业,带动当地妇女年均增收约1.2万元,让古老非遗从传统手作变身乡村富民产业的“硬核支撑”。
松江区泖港镇田黄村第一书记陈成,从茂密涵养林与金色稻浪交织的田园诗意中,找准了乡村振兴的发力点——深耕特色产业与文旅融合,他以松江优质农产品和独特文旅资源为核心,分享松江如何做好“土特产”文章,打造“松江大米”“黄浦江大闸蟹”等优质名片的故事。通过推行优质稻米产业化联合体、生态养殖“松江模式”,开发米咖啡、大米汽水等创意衍生品,让农产品从田间地头走向千家万户;再以“浦江之首”、广富林文化遗址等为依托,串联起露营、研学、休闲等多元体验,让田园风光与淳朴乡情成为吸引城市人回归自然、感受诗意的“磁石”。
活动不仅是乡村产品的“展示台”,更是合作共赢的“对接会”。现场传来多则签约喜讯:三组企业与我们的展示项目方达成意向成交协议和战略合作协议,陈刘栋书记介绍的金山区农联会成功和上海珍鼎餐饮服务有限公司、上海龙神食品有限公司两家公司签约,吴冰心书记介绍的稻花湾大米品牌与联华超市股份有限公司达成意向合作,刘倩书记所在红星村的葡萄吸引到法国葡萄酒PWS公司,双方也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为乡村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
此次进博会专场活动,既是党建引领上海乡村振兴成果的一次集中亮相,也是“沪上好物”链接全球资源的一次重要尝试。通过进博会的这一平台,希望发出更多合作邀请,为乡村振兴注入国际化、市场化活力,也让“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上海实践在进博舞台上留下了生动注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