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陈琳辉)心律失常、中风风险、房颤困扰……这些悬于体内的“不定时炸弹”,正呼唤更安全、更有效的“救心”方案。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波士顿科学给出了三款精准应对的新产品,以创伤更小、体验更优的微创方式,化解老年心脏的健康危机,让“积极老龄观”照进现实。
“一切需求都来自于临床,最终的研发和生产也是为了服务于临床。” 11月7日,波士顿科学中国区医学部高级总监曾治宇博士在进博会展台介绍,此次展会通过沉浸式展台,集中呈现80余款全球微创介入前沿创新展品,其中,6款覆盖银龄健康、肿瘤介入等领域的创新产品是“首展首秀”,有3款是专为银龄群体心血管健康设计的。
![]()
“火柴盒”里的生命守护者:皮下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
“静脉除颤器虽然挽救了很多生命,但临床使用中,静脉通路里的导线很容易出问题,比如磨损、断裂、穿孔甚至带来感染。” 曾治宇博士指出了传统技术的痛点,“在此基础上,我们研发了全球首款获批的全皮下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
“与传统静脉植入的除颤器不同,它不接触心脏,无需将导线经静脉路径放入心脏内部。通过一根导线在皮下胸骨旁形成L型布局,将心脏包在里面,能够很好地监测心律。”谈及患者获益,曾博士称其最大优势在于避免了静脉导线相关的并发症,且“植入后过了手术期,患者可能都不觉得有东西在体内,没有异物感”,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安全感。
“小蘑菇伞”堵住中风源头:全球创新款带涂层左心耳封堵器
另一款外形精致、状如“小蘑菇伞”或“小漏斗”的产品,是器械表面PET膜带有抗血栓涂层的左心耳封堵器。
“早期产品作为异物植入,其表面在少数患者身上可能形成血栓,反而带来医源性风险。我们在几十种材料中找到了新涂层,能够减少器械表面血栓的形成,并加速内皮化过程,让心肌细胞的内皮更快地覆盖上来,与心脏融为一体,更好地保护患者。”
曾治宇介绍,相较于前两代无涂层产品,器械表面PET膜带有抗血栓涂层的左心耳封堵器为患者提供了更安全有效的卒中预防方案。目前这款产品已于10月在国内正式上市,并成功完成植入,服务于国内患者。
“小黄花”精准根治病灶:磁定位脉冲电场消融导管
“房颤被认为与肺静脉的异常电信号有关。通过消融手段,将肺静脉与心房的电连接隔离,心脏就能恢复正常节律。” 曾治宇表示,一次性使用磁定位心脏脉冲电场消融导管可治疗房颤。
“相较于传统射频或冷冻等热消融技术,它最大特点是快,一次放电隔离几秒钟就能完成,整个手术通常一小时之内,动作快的大夫半小时就能做完。此外,还新增了磁定位功能,以适应不同肺静脉的解剖结构,实现更精准的贴靠与消融。”曾治宇解释,更重要的是安全。热消融对心肌组织是“狂轰滥炸”,可能损伤周围的血管、神经甚至食管,带来并发症。而脉冲电场对心肌组织有选择性,因此几乎不会发生肺静脉狭窄、左房食管瘘等并发症。
“面对银龄化趋势,波士顿科学将持续聚焦常见老年疾病领域。除心脏介入产品外,我们还在前列腺增生热蒸汽消融、帕金森病脑起搏器治疗、尿失禁管理等微创介入方向积极探索。”曾治宇表示,未来,波士顿科学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开发更贴合中国患者解剖特征的产品,并融合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探索更多元的微创介入解决方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