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第十九届“挑战杯”
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落下帷幕
![]()
本届“挑战杯”共吸引来自全国2700多所高校的40余万件作品、300多万名学生参赛,共有640件作品入围主体赛终审决赛。共产生主体赛特等奖96项、一等奖187项、二等奖369项、三等奖993项。我校获得国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下面一起来看这些优秀团队吧!
国赛二等奖
国际组织学院(贸易谈判学院)
《农产鲜行:冷链数智化何以弥合“田间到餐桌”价值鸿沟——基于16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所在市的调研》
![]()
项目指导教师:陈刚、高伟、张磊
团队成员:蒋乐遥、张曦元、成依语、金煜瑶、吴贞妮
项目简介:
该项目聚焦于“城市餐桌贵、农村不增收”的结构性割裂问题,以数智化赋能“最先一公里”冷链物流效率为核心目标。团队通过文献分析、问卷调查、实地调研和专家访谈,系统剖析了我国果蔬、水产品在产地环节损耗率高的现实困境及深层原因,并总结了16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的建设经验。研究提出了三项主要对策:一是整合农村资源,提升规模效应;二是降低农村地区冷链物流平台的使用门槛;三是加大基础设施和数智化建设力度,推动冷链体系下沉。为此,团队自主开发了“一链千金”平台,旨在实现农户、企业与金融机构的高效对接。项目成果已被4家企业采纳,受到多家媒体报道和业内专家的充分肯定。
国赛三等奖
金融管理学院
《民艺兴城:传统技艺赋能城市文化软实力发展的现实瓶颈创新路径研究》
![]()
项目指导老师:徐同飞、辛琳、郑迎飞
团队成员:钱相潼、蔡雨轩、杜沈菲、郝恩伟、廖文迪、鲁馨瑶、蒋熹岳、林然
项目简介:
该项目选取景德镇、兰州、鹤庆、宜兴、苏州五地为样本,通过文献梳理、问卷调研、深度访谈与实地走访,系统识别传统技艺在市场转化、社会参与、融资渠道、教育传承与数字传播等五类瓶颈;围绕景德镇瓷器、兰州刻葫芦、鹤庆银器、宜兴紫砂壶、苏州苏绣的发展特征开展比较研究,提出“产业升级—文化塑名—金融护航—产教协同—数字赋能”的综合提升路径。项目团队提出的建议被多家单位采纳,并组织12场线下体验活动,获得诸多媒体的报道,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自本届“挑战杯”赛事启动以来,学校高度重视,校领导始终心系赛事赛况,多次牵头召开“挑战杯”赛事专题推进会,深入参赛团队关心指导备赛。校团委与教务处、科研处、研究生院等职能部门紧密协作,组织相关领域专家辅导,科学制定备赛方案,全程做好服务保障。相关学院积极调动师资力量,组建导师团队,为项目提供了坚实的学术支撑。团队师生主动放弃节假日休息,进行了大量深入的文献研究和数据分析,反复打磨文本,开展模拟答辩,不断优化细节,展现了严谨细致的学术精神和追求卓越的科创热情。
![]()
校团委将以“挑战杯”等科创赛事为重要平台,不断总结经验,健全从宣传动员、项目孵化,到备赛指导、成果转化的全流程工作体系,以产教融合、学科交叉融合、人工智能赋能和国际化战略为推进路径,为新时代卓越对外经贸人才培养贡献青春力量。
崇尚科学、追求真知
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
上经贸大青年将继续书写
“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
新篇章!
来源:校团委
编辑:李林蔚
责编:施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