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霁宛,绍兴嵊州中学1989届校友,当年高考嵊县理科状元,省理科第22名,现为江苏荃信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
在剡溪的晨雾里,他埋下对知识的最初向往;
在复旦的实验室中,他锚定生命科学的星辰大海;
在泰州的医药城里,他淬炼出中国创新药的锋芒。
江苏荃信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掌舵人裘霁宛,用三十余载光阴,书写了一段“从剡溪出发,为世界造药”的赤子传奇。
![]()
上世纪70年代的嵊州市崇仁镇,剡溪水潺潺流过田野,少年裘霁宛的身影常出现在田埂上,跟随母亲劳作。当中考全县第一的消息传到田间,他只是擦了擦汗,继续手中的活计。对知识的渴望,早已悄然埋在他心中。
从崇仁镇中心小学到嵊州中学,裘霁宛的求学路算不上“勤奋”。1986年,他以全县中考第一的成绩踏入嵊州中学的校门。在嵊州中学,他遇到了一批年轻且充满活力的教师,这些老师不仅在学术上传道授业,更在生活中成为了他的挚友与偶像,正是在这样的氛围中,他对知识的探索欲望愈发强烈。
![]()
高中三年,他对生物学的兴趣日益浓厚。高考前夕,当同学们还在为志愿犹豫,他已坚定目标:“我要学生物学,要学遗传学。”这份源于对生命科学纯粹热爱和对未知世界探索精神的执着,最终助他以全县高考第一的成绩,叩开复旦大学遗传学专业的大门,开启了生命科学的逐梦之旅。“嵊州的山水养人,更养心气。”多年后他感慨,“那种‘要走出大山看看’的劲儿,是家乡刻在我骨子里的。”
![]()
1993年,复旦毕业的裘霁宛站在人生十字路口,面对家人和老师留学深造的建议,他却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加入杭州九源基因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投身产业界,成为中国第一代大分子药物研发者。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但科学不能只停留在论文里。”谈家桢教授的这句话,成为了他职业生涯的指引。在九源基因,裘霁宛参与研制成功升白细胞特效药“吉粒芬”并实现产业化,一举打破美日厂商的市场垄断。这坚实的第一步,印证了他产业报国的信念。
2007年,一个前瞻性的理念吸引了他——泰州中国医药城提出“以创新为主导”。在全国鲜少关注创新药的背景下,裘霁宛敏锐地捕捉到机遇:“这正是我们需要的土壤。”他毅然带领团队扎根泰州,创办泰康生物,开启首次创业征程。2014年,泰康生物被迈威生物收购后成为其全资子公司,迈威2021年登陆科创板。裘霁宛成功完成首次创业,也为他的下一次创业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信心。
![]()
2015年,裘霁宛创办荃信生物,再次踏上创业之路。荃信生物专注于自身免疫及过敏性疾病生物疗法,致力解决关注领域内的药物可及性和可负担性问题。公司成立以来,已形成包含多个创新品种的产品管线,成为国内在自身免疫及过敏性疾病领域生物药物管线布局最为全面、整体开发进度最领先的公司之一。
创新药研发是一场漫长而艰苦的马拉松,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和时间成本。“一款药平均投入3亿元,耗时8到10年,我们现在有10余款产品在研。”裘霁宛深知其中的艰辛,但他从未有过一丝退缩。2024年,荃信生物成功上市,首款银屑病药物获批,并与华东医药等巨头达成商业合作。这不仅是对荃信生物多年努力的肯定,更是对裘霁宛创业精神的认可。如今,裘霁宛正带领团队推动多款原创新药走向国际,立志“要让全世界用上中国造的好药”。
![]()
“每次回崇仁,都认不出了。”聊起家乡嵊州的变化,裘霁宛声音中满是欣喜与感慨。比亚迪落户,贝达药业进驻,家乡创新基因的觉醒让他倍感振奋。
裘霁宛始终关注着家乡的医药产业发展。他直言,创新药对人才、资本的要求极高,嵊州的医药产业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仍需突破。“需要时间培育土壤,但我有个梦想——未来为嵊州贡献一款世界级的一类新药。”
![]()
从剡溪出发,裘霁宛用三十余载的光阴,书写了一段“为世界造药”的传奇人生。他的故事,激励着无数怀揣梦想的人勇敢前行,也为家乡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来源:嵊州市融媒体中心
法律支持:
浙江学通律师事务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