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先生与张某聊天记录 +《民事裁定书》截图 图源:腾讯新闻
一、两重危机炸穿 “高端人设”
550 万白酒被离职员工冒领:2023 年采购商转账 651 万仅收 100 万货,涉事员工 2021 年已离职,仍用官方渠道对接 —— 山姆权限管理形同虚设!
![]()
![]()
蟹黄面三重包装 “变脸”:2024 年曝外层标 “非遗日晒面”、中层写 “手工干碱面”,配料表还贴补丁,此前坚果活虫、草莓霉烂已频发,品控全靠 “赌”?
![]()
![]()
![]()
二、监管 “组合拳” 砸向漏洞
多地立案 + 实锤罚款:嘉兴查包装、成都下架含噻虫嗪食品,广东罚虚假宣传 30 万、上海罚退货违规 1 万,精准打向 “店大欺客”!
![]()
司法双轨追责:采购商告山姆 “免责条款违法”,冒领员工涉诈骗被立案 —— 企业甩锅行不通了!
三、致命漏洞就这 3 个
离职员工权限不回收、大额交易不复核,内控烂到根;
用格式条款躲责任,律师:“不审核身份” 条款大概率无效;
把 “高端” 当涨价理由,品控却跟不上,会员信任碎一地。
监管部门介入
市场监管总局于2025年7月29日召开食品安全专题新闻发布会,强调落实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推动企业主体责任和属地管理责任“两个责任”落实,加强日常监管和监督抽检力度。针对山姆事件,各地监管部门迅速响应:
1. 嘉兴市场监管局:对“蟹四宝蟹黄面”标签欺诈立案调查,要求山姆核查供应商合规性。
2. 四川省市场监管局:对成都门店不合格商品下架处理,并加强抽检频率。
3. 武汉市市场监管局:对武汉门店冷冻卤菜标签问题限期整改,确保标签准确性。
法律责任认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71条,食品标签不得含有虚假内容,山姆“蟹四宝蟹黄面”三重标签构成典型误导,涉嫌欺诈。若查实成分与标签不符,山姆作为销售方需承担以下法律责任:
1. 民事责任:退一赔三。
2. 行政处罚:没收问题产品、货值十倍罚款。
3. 内部管理责任: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对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内部报告,未履行者将依法追责。
![]()
四、行业该补的 3 堂急救课
技术堵漏洞:离职权限实时冻、标签智能验;
态度换信任:别搞 “霸王条款”,先建先行赔付;
监管扎笼子:“双随机” 检查常态化,失信就上黑名单!
结语:别让会员费成 “遮羞布”
山姆暴雷不是偶然 —— 当规模扩张盖过品控,当高端定位变成噱头,再大的招牌也扛不住信任崩塌。监管出手只是开始,会员商超想活下去,先把 “用户至上” 从口号钉进制度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