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说老年人不消费,人老了之后就没有消费欲望了。其实这句话是不对的,只有没钱的人才没有消费欲望,跟年龄没有关系。很不巧的是,现在各国的财富都掌握在老一代手中,不管是美国、欧洲、日本还是中国,老一代的消费潜力都远远被我们低估了。
以日本为例,日本的银发经济可是非常强的。这也跟财富分化有关系,日本的权威机构就发布了文章,显示日本80%的财产其实是掌握在50岁以上老人手中的,50岁以上家庭户均资产达到了150万人民币。
日本80~90年代经济有多强呢?人均GDP4万美金左右,达到全球的8倍,要知道美国那时候的人均GDP才2万出头。当时号称卖掉东京能够买下整个美国,房地产处于顶峰,当时的日本可以说就是全球最有钱的国家,居民财富强于当时的美国。
![]()
再看全球所有上市公司的市值排名,1990年代的日本是可以跟美国平分秋色的,在二战之后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做到过这点。
![]()
如果在1980~1990年代是日本的青年,那么对应现在就是70岁左右的老年,也就是日本银发经济强势的来源。
对于企业来说,肯定是“谁有钱就赚谁的钱”,或者说谁有钱就服务谁。日本老人最愿意花钱的地方在两块——快乐和健康。健康很简单,就是一些医疗养生啥的,这里重点讲讲快乐。
快乐方面的消费,大家肯定想不到,日本很多老年人都喜欢追星。大家可能会觉得追星是年轻人喜欢的事情,但实际上追星是所有中产喜欢的事情。中产就是比较潮流,喜欢多元化的生活方式,演唱会就是最典型的一个环节。日本老年人心态很年轻,这跟他们年轻时候经历了80年代经济快速发展有关系,这群年轻人在年轻的时候用过全世界最好的东西,也赚了不少钱,因此他们也非常热爱生活。
其实中国也一样,老一辈歌星演唱会票难抢程度不亚于周杰伦,更不要说现在的小鲜肉了。黄牛票加价也更高,刘德华、刀郎这些父母辈的追星一族,门票一个比一个高。
![]()
说回日本,根据调研显示,日本银发族有35%的人有追星行为,人均会在追星上花15万日元。而日本老人之所以喜欢追星,是因为这样会让自己干到年轻,可以缓解焦虑。
现在日本有不少的老年KOL,日本现在有个新的名词叫做instagram,意思就是活跃在ins上的老年人。这些老年网红会在ins上分享自己的生活方式,一般都是非常潮流的时尚穿搭。
![]()
现在中国这个赛道还没有很拥挤,我觉得如果有年龄大一些的粉丝可以考虑下,发发小红书涨涨粉,要知道你的同龄人消费能力非常强。
日本老年人快乐的第二种方式,就是去东京迪士尼。他们去迪士尼也不是为了玩项目,而是觉得自己非常年轻,而且一般都能走2万步以上,还能锻炼身体。东京迪士尼为了迎合老年人,还准备开展海上邮轮项目,推出200万日元的套餐,这个价格很高,就是为了服务有钱有闲的老年人。
日本还有一家专注于老年人旅游的上市公司,叫做club tourism。他们最开始想做年轻人的生意,但是发现年轻人的生意很难做,因为年轻人既没时间又没钱,远没有老年人生意好做。都说趁年轻要多出去旅游,不然老了就走不动了,现在看来完全不是这样的,老年人的精力可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差。
现在国内也盯住这一块的蛋糕了,新东方推出了老年旅游团,让老师去当导游(不得不说,新东方真是下岗老师再就业的典范)。还有携程,最近推出老友会,财报会的时候,携程高管还出来交流,说未来老年人旅游是公司发展的重点。
![]()
我觉得可以多关注银发经济这块,日本的老龄化率有30%,中国只有15%,貌似差2倍。但是中国有3亿人都是在1960~1975年出生的,也就是说,再过15年,中国的老龄化率将跟日本一样,达到30%的深度老龄化社会。而且巧合的是,中国最有钱的群体,也是1970年左右的。有钱有闲的老人们,在未来15年将会进入国内的市场。
谁有钱就赚谁的,金主爸爸们即将进入市场,我们应该从中找寻机会。搜一下泡沫经济后的日本各种各样的变化,哪些行业衰落的快,哪些行业兴起的快,你就有概念了。问下AI专注问日本的泡沫经济问题,你会有所发现的。
我有预感,一些新的业态将在未来10年产生,社会的运作模式也将改变。
建了一个知识星球,里面会有我关于经济、房产、时政、职场、未来趋势等内容的分享。可以通过公众号单篇付费,也可以直接加入星球,大家内部讨论。
建了粉丝群,欢迎加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