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岁的佐赫兰・马姆达尼刚坐上纽约市长的位置,就给美国政坛来了记“狠的”。
![]()
他不仅是纽约百年来最年轻的市长,还是这座城市首个穆斯林、南亚裔且非洲出身的掌舵人。
更让人意外的是,当地时间11月5日他公布的过渡核心团队,清一色全是女性,这波操作直接引爆全美舆论,和特朗普那边的传统势力算是彻底杠上了。
一开始我还以为这只是新官上任的噱头,毕竟政坛上靠特殊阵容博眼球的情况不算少见。
![]()
但翻完这个团队的履历才发现,马姆达尼根本没在玩虚的。
执行主任埃拉娜・利奥波德是圈内公认的政治策略高手,联席主席里有前第一副市长玛丽亚・托雷斯-斯普林格,还有联合劝募协会的总裁格蕾丝・博尼利亚。
最让人在意的是莉娜・汗的加入,这位前联邦贸易委员会主席可是出了名的“反垄断斗士”,科技巨头见了她都得绕着走。
![]()
34岁“多元标签”市长,团队配置藏玄机
马姆达尼的人生经历本身就够颠覆传统政客画像了,他出生在乌干达,是印度裔穆斯林,小时候跟着家人移民美国。
9・11事件发生时,他还年轻,亲眼目睹了不少和他一样的穆斯林因为身份遭受歧视。
![]()
这种经历,估计让他对“公平”两个字有了更深的执念。
他胜选后引用了尼赫鲁的名言,说这是“被压抑的灵魂得以表达”,这句话放在他身上特别贴切。
之前纽约的市长大多是白人精英,要么和华尔街、传统势力牵扯很深,马姆达尼能突围,靠的就是抓住了普通民众的不满。
![]()
他之前当州议员时,就一直提房租、公交这些民生问题,和那些只谈宏观政策的政客比,确实更接地气。
这次的全女性团队,可不是随便凑数,莉娜・汗的加入,明眼人都能看出门道。
纽约作为美国的经济中心,科技公司、大企业扎堆,垄断问题早就存在,莉娜・汗之前就敢对巨头出手,现在进了纽约的团队,大概率是要帮马姆达尼啃下这些硬骨头。
![]()
如此看来,这个团队不只是打破了性别壁垒,更是为后续的改革埋下了伏笔。
团队定下来后,马姆达尼很快抛出了自己的政策蓝图,这些政策听着,纽约的普通老百姓怕是最有体会。
他要搞免费的儿童保育,还要推免费公共交通,甚至计划开市营食品商店平抑物价。
![]()
针对让人头疼的高房租,他还提了冻结租金的想法,这些政策要是能落地,确实能减轻不少家庭的压力。
激进政策看似美好,现实阻碍扎堆而来
本来想这波为民着想的政策肯定能一路绿灯,但后来发现,最大的问题卡在了钱上。
这些福利项目都需要大量资金支撑,马姆达尼的办法是向企业和富人增税,这个想法看似合理,却一下捅了马蜂窝。
![]()
纽约州州长凯西・霍楚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她本身是温和派民主党人,明年还要竞选连任。
要是支持增税,肯定会得罪不少企业和高收入群体,这对她的选举很不利,她的反对态度很明确,这就意味着马姆达尼的融资计划从州层面就可能被卡住。
麻烦还不止来自州政府,特朗普那边早就看马姆达尼不顺眼了,选举当天就公开骂他是“反犹分子”,后来还放话要停止给纽约的联邦拨款。
![]()
这笔钱可不是小数目,对纽约的财政来说至关重要,没有这笔钱,很多基础项目都难推进,更别说马姆达尼那些新福利了。
除了政治上的阻力,舆论攻击也没停过,有报告显示,短短一个月里,社交平台上针对马姆达尼的仇视伊斯兰教的帖子多了很多。
这些言论已经超出了政策辩论的范畴,纯粹是恶意攻击,面对这么多麻烦,马姆达尼也没退缩。
![]()
他提出要让纽约“抗特朗普化”,简单说就是减少对联邦政府的依赖,他还说,只要对市民有利,和特朗普沟通也没问题,但原则问题绝不让步。
马姆达尼的初心确实值得肯定,他想打破旧的权力结构,想让城市更公平,这些都是老百姓想要的。
但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太大了,增税计划过不了关,资金就成了空中楼阁,再好的政策也落不了地。
![]()
而且他要对抗的不只是特朗普和州长,还有背后的传统势力和资本力量,这些力量盘根错节,不是靠一个年轻市长和一个全女性团队就能轻易撼动的。
现在的马姆达尼,就像是在走一条布满荆棘的路,他的执政之路注定不会平静。
这场政治实验到底能不能成功,不仅关乎纽约的未来,也会影响美国进步主义政治的走向。
![]()
至于他能不能把蓝图变成现实,我们只能慢慢看了,毕竟,打破旧秩序难,建立新秩序,更是难上加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