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责声明:本网发布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文章观点仅供参考,所涉及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为提高文章流畅性,文章可能存在故事编译,读者请自行辩解!如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
2025激光雷达霸主与隐形推手
2025年,速腾聚创稳居全球车载激光雷达市场份额榜首,机器人业务销量同比激增六倍。回溯到2004年,朱晓蕊正带着学生在实验室熬夜调试无人机飞控系统。当多数人追逐无人机风口时,她已在修激光雷达的跑道——这位低调的技术掌舵人凭什么总能领先时代一步?
![]()
哈工大教授的产业初心路
2006年,30岁的朱晓蕊刚从美国犹他大学博士毕业,拎着行李箱回到哈工大深圳校区任教。那会儿自动化系的学生愁就业,她带的第一届毕业生里,三个学控制算法的,两个转行去卖保险,剩下一个跟着亲戚开了装修公司。朱晓蕊在办公室翻着学生简历,手指划过“精通PID控制”“熟悉卡尔曼滤波”的字眼,心里堵得慌——学了四年硬技术,咋就成了“用不上的学问”?
她不甘心,周末拉着几个学生跑工厂,给老板们讲“自动化生产线能省一半人力”。宝安一家电子厂的老板听完,叼着烟摆摆手:“小姑娘,算法能拧螺丝不?不如多招俩工人实在,走了走了。”学生们垂头丧气,朱晓蕊倒来了劲:与其等着别人给机会,不如自己带着技术闯条路。创业的念头,就这么在实验室的台灯下,跟着一行行代码慢慢长了出来。
![]()
探访大疆汪滔的科技掌舵路
2007年春天,系里的李泽湘教授拎着个航模来找朱晓蕊:“晓蕊,有个叫汪滔的学生,在楼下捣鼓无人机,你去看看?”她下楼拐进南山区赛格科技园一间10平米的办公室,见24岁的汪滔蹲在地上焊电路板,桌上堆着拆了一半的航模零件,墙上贴满飞控代码草稿。汪滔抬头推了推眼镜:“朱老师,我想让无人机能自己飞稳,现在总炸机。”朱晓蕊捏着那张写着“PID参数调试笔记”的纸,突然笑了——这不就是她在课堂上讲的控制算法?当场拍板:“我带学生来帮你,算联合创始人。”
![]()
2008年冬天最难熬,大疆账上只剩3万块,员工走得只剩3人。汪滔蹲在楼梯间抽烟,朱晓蕊从包里掏出张银行卡:“婚房抵押了80万,够撑半年。”她拉来5个研究生通宵焊电路板,实验室的灯三个月没熄过,学生们趴在桌上打盹,醒来接着调IMU传感器。2009年5月,他们背着设备上了珠峰北坡,在海拔7000米的暴风雪里,无人机顶着每秒15米的大风悬停了8分钟——飞控系统没死机。
![]()
2013年Phantom无人机上市那天,朱晓蕊在生产线盯着第一批货装箱。这台能自动悬停、一键返航的“会飞的相机”,半年卖了12万台,全球无人机市场份额冲到85%。经销商堵在公司门口要货,汪滔在庆功宴上举着酒杯找朱晓蕊,却见她蹲在角落改代码:“晓蕊姐,喝一杯?”她头也没抬:“飞控延迟还有0.3秒,再调调。”
![]()
巅峰转身闯新赛道
2014年,大疆Phantom系列卖得正火,全球每10台消费级无人机里有8台印着“DJI”的logo。朱晓蕊却在办公室收拾东西,把那本翻烂的《自动控制原理》塞进纸箱——她要走了。汪滔抱着刚上市的Phantom 2来找她:“晓蕊姐,公司估值过亿了,你这时候走?”她指着窗外南山科技园的招牌:“无人机的跑道修好了,该换条路了。”
那会儿新能源汽车刚起步,特斯拉Model S刚进中国,马斯克在发布会上拍着方向盘:“激光雷达就是愚蠢的拐杖,视觉方案足够了。”朱晓蕊在实验室看直播,手里转着笔:“自动驾驶要认路,得有双靠谱的眼睛,激光雷达就是这眼睛。”她想起带的博士生邱纯鑫,毕业论文做的就是激光雷达信号处理。
把人叫到办公室,往桌上推了份商业计划书:“别发论文了,咱们把这东西做出来,成立个公司叫速腾聚创,我当首席科学家。”从天上飞的无人机,到地上跑的汽车,朱晓蕊带着她的算法,又扎进了新的实验室。
![]()
速腾聚创十年啃芯片硬骨头
2014年冬天,深圳南山区的一间民房里,37岁的朱晓蕊对着块电路板发呆。25岁的邱纯鑫蹲在旁边焊芯片,烙铁烫得手直抖。当时有供应商找上门,说能提供现成的激光雷达方案,半年就能出货赚钱。朱晓蕊把方案书扔桌上:"买别人的芯片,就像盖楼用预制板,看着快,根基不稳。"
2015年到2017年,实验室的灯没在夜里12点前熄过。朱晓蕊带着邱纯鑫和8个博士生,从激光发射器的驱动电路做起,一行行写底层代码。
有次邱纯鑫熬了三个通宵调算法,结果芯片烧坏,趴在桌上哭。朱晓蕊递过去一瓶可乐:"哭啥?当年大疆飞控炸了上百次才成。"
2017年春天,M-Core芯片流片成功,第一次点亮就测出300米的探测距离,成本直接砍掉60%。
![]()
可新问题又来了:传统激光雷达的机械旋转部件,车开着开着就容易坏。朱晓蕊在白板上画了个固态扫描架构图,盯着看了三天,突然拍板:"把电机拆了,用半导体相控阵!"团队花两年啃下固态技术,2020年,全球首个车规级固态激光雷达在速腾聚创量产下线,比亚迪的工程师来考察,拿着样机晃了晃:"这玩意儿比我手机还轻?"
到2022年,公司的产线从1条扩到5条,可账上的钱也快花光了,朱晓蕊天天跑融资,投资人却总问:"特斯拉都不用激光雷达,你们这东西卖得出去吗?"
![]()
雷军24亿重注耐心资本共振技术深耕
转机出现在2022年深秋,雷军带着小米投资团队来考察,会议室里他翻完17页技术报告,抬头问朱晓蕊:"如果五年不盈利,你扛得住吗?"朱晓蕊没犹豫:"十年都等得起。"当场拍板领投24亿,雷军在签约仪式上说:"这钱我准备等十年。"
![]()
朱晓蕊把钱砸进产线扩建,在东莞建了全球首条车规级激光雷达全自动化产线,2023年产能冲到50万台。
2025年开春,速腾聚创的订单已经排到2027年,拿下133款车型定点,比亚迪汉EV、小鹏G9的激光雷达都印着"RoboSense"的logo,机器人业务更成了意外惊喜,给亚马逊仓库做的激光雷达导航模块,半年销量就翻了六倍,成了新的增长引擎。
![]()
朱晓蕊带着学生搞出一套“实验室成果-师生创业-产业转化”的路子,技术落地成功率比普通高校转让高出五倍。她自己躲在幕后,速腾聚创上市敲钟那天,她还在实验室改芯片代码。
带出来的46个博士生里,38%是女生,她每年从奖金里划钱设“科技玫瑰”奖学金,说“女生搞技术不输给男生”。
当年大疆风口正盛时她转身,激光雷达被唱衰时死磕,别人问她咋总能踩对点儿,她总说“不追风口,风口会变;修跑道,路能一直走”。
现在回头看,从无人机到激光雷达,她没追过哪个热闹,就这么带着学生一步步焊电路、写代码,倒成了两个时代的铺路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