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九派新闻
11月1日起,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管内加开一批非空调普速列车,往返汉口站与武昌站之间的“2元”车次正式回归。
汉口站到武昌站的车次共有三趟,分别是4813次、4805次、4819次,时段覆盖早高峰、晚高峰等时段,时间在21分钟至23分钟不等。而同样的线路乘坐地铁,需要40分钟左右,票价为5元。这批车次采用经典的25B型非空调客车,车厢内没有空调,全是清一色的硬座。在如今这个风驰电掣的时代,它们却成了“通往过去的慢时光”。
阔别两年的“古董级”怀旧绿皮火车回归的消息一推出,就受到市民和游客的追捧,不少人专程乘坐列车打卡体验。11月6日傍晚,记者登上4805次与4818次列车,往返于汉口与武昌之间,聆听车上旅客的故事。
![]()
非空调普速列车。图/九派新闻 蔡晓萱
【1】往返汉口、武昌两地的职场人:缩短通勤时间,性价比高
来自湖北武汉的桂女士,当天购买了4805次列车的车票,计划从汉口站前往武昌站。她笑着告诉记者,自己与火车站之间有种“奇妙的缘分”——家住武昌火车站附近,而工作单位就在汉口火车站旁边。
这也是她29年来第二次乘坐绿皮火车。说起绿皮车,桂女士的第一印象是学生时代那段“穷游”经历。那时她和室友一起坐火车去庐山旅行,也是她第一次坐火车,一路上既激动又兴奋。虽然车厢环境不算舒适,但能和朋友们在车上说笑聊天,那种氛围至今难忘。
随着出行方式越来越便利,桂女士平时外出多是乘坐高铁、飞机,再也没坐过绿皮火车。得知武汉推出2元火车票后,她觉得这趟车正好能顺路回家,便决定再次体验乘坐绿皮火车。她特意算好时间,下班后一路小跑,终于踩着点赶上了车。
桂女士说,由于自己有些晕车,不太适应地铁或轿车,平时上下班主要靠电瓶车,单程通勤大约需要四五十分钟。途中必须经过长江大桥,跨江通勤对她来说一直不太方便。
“每天八点半上班,我七点半就得出发,不然很容易迟到。”如今,这趟2元跨江火车把她的通勤时间缩短了近半小时,性价比非常高。“对我来说算是打工人的福利了!我已经在安利给我的同事了。”她说。
【2】对绿皮火车有着独特记忆的老一辈:找找怀旧的感觉
6日晚,六十多岁的张先生带着老伴和外孙,专程前来体验“2元火车”。记者看到,小家伙手里拿着列车玩具模型,三人临窗而坐,共同欣赏武汉的夜景。
张先生说,两岁的外孙是个十足的“火车迷”,一见到火车就兴奋不已,却从未坐过真正的绿皮火车。因此,即便当晚武汉飘着小雨,他们还是决定带他来亲身体验一次。
他告诉记者,自己年轻时经商,经常乘坐绿皮火车往返于各个城市。后来,随着高铁和动车日益普及,他便开始选择更快捷的“复兴号”出行。此前参加旅游团,他与老伴从西宁乘火车进藏,那次的经历让他切身感受到“天路”建设的艰辛。
这一次,带着外孙再次踏上绿皮火车,熟悉的“哐当”声瞬间将他拉回从前的回忆中。他望着窗外缓缓流过的街景,眼神里满是感慨。
乘坐武昌到汉口的4818次列车的林女士,独自一人坐在窗边看向窗外。她说,自己今年50岁了,想一个人找找“怀旧”的感觉。
“很怀念八九十年代坐绿皮火车的氛围,那时人和人距离近,车上推销产品的人也特别幽默。”林女士说,她小时候常跟着父母坐十几小时火车去旅游,座位是直直的木头,没有软垫。每站台下都有卖烧鸡、卤菜和水果的小摊,“那种待遇,只有坐火车时才能享受到。”
她认为,武汉此次重新推出“复古版”绿皮火车是一项很好的举措,如果能将其打造为特色旅游项目,将对推动城市文旅发展起到更好的效果。
【3】来武汉上学的大学生:绿皮火车更有人情味
记者注意到,车上还有许多爱好摄影的年轻人。他们或在列车开动前拍摄车身,或为往来的乘客拍照留念。
与朋友一同前来取景的小彭是一名19岁的大二学生,来自河北秦皇岛。他告诉记者,自己喜欢观看铁路题材的纪录片。记忆中,那种可以开窗、靠烧煤运行的老式火车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已经见不到了,因此这次他特地带上胶片相机,希望记录下这些珍贵的画面。
小彭印象最深的一次绿皮火车经历是在童年时期,那时他常随爷爷奶奶从河北乘火车去北京。
如今,他独自在千里之外的武汉求学,并开始利用寒暑假遍游全国。一年来,他带着相机走过南京、上海、广州等近20个城市,记录下许多城市风光。旅途虽以高铁为主,但他偶尔也会选择绿皮火车。在他看来,绿皮车上人与人之间能够近距离交流,比飞机和高铁更具人情味。
九派新闻了解到,早在2023年11月,武汉铁路局就曾短暂加开两趟临客。其中武昌至汉口区间的 2 元票价、19分钟车程,凭借 “比地铁还快还便宜”的优势圈粉无数。
据长江日报报道,此次新线开通还有一大亮点:武汉东站将首度接发普速车次。这座2022年启用的车站,其普速场此前一直处于空置状态。此次普速车次接入后,将实现武汉东站与 “新城快线”的无缝衔接,不仅填补了车站普速运输功能的空白,更能显著增强汉口片区与鄂州、黄石、黄冈等周边城市的交通往来和人员流通,为武汉都市圈交通一体化加速赋能。
记者:蔡晓萱
实习记者:彭子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