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中国AI芯片市场几乎“姓黄”——英伟达凭借95%的市场份额,被调侃为“黄仁勋的天下”。
但到2025年,英伟达在中国AI芯片市场的份额竟从95%跌至0,连黄仁勋自己都承认“基本黄了”。
![]()
这背后有两大主因:一是美国对华出口限制,英伟达只能向中国提供H20这类“降级芯片”,而H20曾被禁售,解禁后又因“后门”争议陷入信任危机——能被远程定位、跟踪甚至关停,谁还敢买?二是国产AI芯片快速崛起,性能已接近甚至超越H20,市场自然不再依赖英伟达。
![]()
此时,AMD携Instinct MI308 AI芯片入场,并获得出口许可。巧的是,AMD的苏姿丰与英伟达的黄仁勋是远房亲戚——苏姿丰需称黄仁勋为“表舅”,两人同属台南罗氏家族。这场景颇像“表舅败走,外甥女接棒”,但AMD能否夺回市场?答案可能是否定的。
首先,MI308性能与H20相当,而中国已有国产芯片达到同等水平,甚至更优。其次,英伟达的优势在于CUDA生态,AMD缺乏类似生态支持,用户选择国产芯片都比AMD更“顺理成章”。再者,国内厂商正加速国产替代,连英伟达都弃了,更不会转向AMD。
![]()
AMD自身也信心不足——其财报未将中国AI芯片收入纳入第四季度预期,等于默认“卖不动”。说到底,中国AI芯片市场的竞争已进入新阶段:技术自主、生态完善、国产替代成主流,无论是英伟达还是AMD,都难以靠“外来者”身份重获主导权。
![]()
这场变局背后,是技术自主的必然趋势。国产AI芯片的崛起,让市场不再受制于单一供应商;而国际厂商的“水土不服”,更凸显了本地化生态的重要性。未来,中国AI芯片市场的“主角”只会是那些真正理解本土需求、能提供完整解决方案的企业——无论是国产厂商还是国际巨头,都得按这个规则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