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A被称为“芯片之母”,是芯片产业上游最关键的工具。
现在的EDA早就不只是单纯的设计软件,而是把设计、仿真、测试、模拟这些环节全包了,贯穿从设计到制造再到封测的整个流程。要是没了EDA,现在的芯片产业基本没法运转,它的技术水平直接决定了芯片的先进程度。
![]()
可这么重要的东西,国内却一直依赖国外产品。全球市场上,Synopsys、Cadence和Siemens EDA这三大厂商占了超七成份额,2024年它们分别拿走31%、30%和13%的市场。中国这边呢?虽然国产EDA这几年发展快,但国产化率在不同领域差别挺大。
比如模拟芯片EDA的国产化率超过30%,可数字芯片EDA却不到15%。更关键的是,在硬件仿真器、形式验证、时序分析这些高端环节,国产率低得可怜,基本全靠国际巨头,国内还没形成完整的解决能力。
![]()
有人可能会问,不是说国产EDA已经覆盖全流程,工艺也支持得很先进吗?怎么还会这样?这里头原因不少。
首先,EDA是贯穿设计、制造、封测全流程的,不是设计环节想换就能随便换的,得考虑后续制造和封测的兼容性,换起来没那么容易。
![]()
其次,很多企业为了项目稳定,不敢轻易换用国产EDA——万一芯片设计出问题,损失可就大了。现在只有头部企业开始逐步引入国产EDA,其他企业还在观望。另外,不少中小芯片设计公司用的是开源EDA工具或者低成本海外方案,也不太愿意换成国产EDA。
这么看下来,国产EDA确实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目前的情况看,形势不算乐观,需要提升的空间还非常大。但话说回来,国产化是个过程,急不得。生态建设、企业信任、技术突破这些都需要时间积累。国产EDA厂商得先把基础打扎实,再一步步往高端环节突破。毕竟,芯片产业是长跑,不是冲刺,稳扎稳打才能走得更远。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